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风月同天:中国与东亚(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丛书)
江苏人民
|
卞东波
13.1万字
历史
内容简介:介绍中国古代与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阐释了中国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影响。
...
目录
12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总序
免费
导言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25辑)
6.0分
卞东波
本辑为“日藏写本与东亚汉文学”专号,收入约20篇有关东亚汉籍与汉文学研究的最新论文。分为“日藏写本研究”“东亚历史文化交流”“东亚汉文学的整体观照”“东亚汉文小说的新视野”“东亚的经典诠释”等专栏。本辑向学术界介绍了一些有关中国古典的新资料,如有关庾信《哀江南赋》的朝鲜注释、日本空海《秘藏宝钥》、藤原敦光《秘藏宝钥钞》中所见的汉籍等。又从更广阔东亚汉文化圈的视角,揭示了朝鲜燕行使与中国文化的东传,朝鲜通信使与日韩交流,乾隆五十五年安南朝鲜使臣的交流,以及对留存至今的19世纪中朝文人酬唱集的研究。日藏写本是本辑的一个特色,本辑论文对《千载佳句》的版本进行了新的考述,又对日本中世写本《晓风集》及其与日本禅林的学问转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向中国学界介绍了日本假名写本文献于域外汉籍研究的价值。东亚汉文小说研究是本辑的另一特色,本辑介绍了日本内阁文库明版白话小说的收藏与发现、日本明治时期汉文小说家菊池三溪、依田學海的创作,以及越南汉文小说《安南一统志》的内容与思想。
文化
中国美学问题
6.0分
苏源熙
本书是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著名汉学家苏源熙教授关于比较文学的名著。作者通过讨论中国的《诗经》注释史,从而广泛地探讨了存在于其中的比较诗学的课题。本书采用解构主义的修辞阅读方法,重构了中国儒家对于《诗经》诗歌的注释方式,将其视为一种“讽寓性”的古典美学模式;又以同样的修辞阅读法,重新解读了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关于中国哲学问题的争论和黑格尔对中国历史的哲学论述,并将这两者与儒家注经者并置,把他们的工作视为可资比较的、以美学模式建构中国历史的创造。另一方面,此书在《诗经》研究上也颇多新见,具体分析了《诗经》从“诗言志”到“诗以言志”中得到“讽寓性”意义的过程,指出《国风》讽寓意义的获得与汉儒将注释《雅》《颂》的传统施加到《国风》上有关,又分析了《诗大序》及其理论来源《礼记·乐记》两者差异中表现出的意义,而在对《诗经》具体文本的细读中也能发现重大的理论问题。
社会科学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丛书:中国文化民族、民俗系列(五册)
6.0分
张伯伟
《赤县神州:人杰地灵的文化空间》介绍中国的文化地理观念、中国的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及其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科普/互联网+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丛书:中国文化民族、民俗系列5本
9.5分
白长虹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以概括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龙凤呈祥》起始,以展望中华大地现代化进程的《变法图强》终结,涉及思想、政治、社会、文学、艺术、生活等领域,构筑了一部逻辑清晰、脉络分明的中国文化史,是全面、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优秀入门读物和通识教材。《赤县神州:人杰地灵的文化空间》"介绍中国的文化地理观念、中国的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及其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四海之内:民族的形成与变迁"介绍中国古代民族的种类、形成、变迁以及民族冲突、融和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中华民族的组成及其文化意义。《风土人情:民俗与故乡天工开物:科技与方术》"介绍中国传统的岁时风俗、节日来源、禁忌、仪式、民间信仰,并分析他们对现代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天工开物:科技与方术》"介绍中国古代数术(历法、占卜、风水)和科技工艺(农业、手工业、建筑等),介绍其种类、内容、源流以及其中的成就与智慧。
文化
正道的谋略
9.1分
南怀瑾
读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传统文化,助你在剧变时代看清大势、成事成才。
文化
中国人究竟信仰什么
8.2分
宋建邦
几千年中华文化,原来可以仅仅归结为三个字。中国传统文化一是尊重道,认为自然社会、宇宙人生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二是运用易,认为一切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不断发展变化,唯主观与客观相契合,方可适者生存;三是主张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崇尚“礼之用,和为贵”。“道—易—和”之文化思维是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
文化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