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9.0
|
1人评分
商务印书馆
|
卢梭
9.9万字
哲学
内容简介:作者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译者李平沤先生是我馆资深译者。
...
目录
21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免费
出版说明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彩热评
1条
更多
潘勋画画
LV11
看不懂
4月7日
1
作者其他书籍
忏悔录
6.0分
让-雅克·卢梭
卢梭在晚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全书分为两部,通过卢梭自己的坎坷一生反映社会对人的残害和压迫。它是卢梭晚年处于悲惨地时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共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卢梭通过举世无双的自我忏悔,把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都展现在世人眼前,并引导读者去认识、去思考关于人和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传记
社会契约论(双语版)
7.9分
让-雅克·卢梭
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政治权利原理,是卢梭最重要的政治学著作。卢梭在书中为我们描摹出了理想之国的样子,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之上,国家则是自由协议的产物,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卢梭还认为,一切主权和立法权都属于人民的集合体,政府只是这个集合体事务的执行者,并不拥有主权;一旦政府滥权,人民就有权推翻它。社会契约论一问世,便在欧洲引起巨大震动。法国大革命中,社会契约论更被当时的革命者奉为宝典,人权宣言与法国宪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卢梭思想的产物,美国的独立宣言及1787年宪法亦深受其影响。
政治
爱弥儿
8.6分
卢梭
影响世界教育进程的大家作品与时下父母的教子需求的完美结合
亲子
忏悔录:全2册
6.0分
让·雅克·卢梭
《忏悔录》(1781—1788)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卢梭历数了他孩提时代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入世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与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与腐朽。《忏悔录》是一部写得很坦率的自传,卢梭在书中自称“我以同样的坦率讲述我的美德与罪过……完全按本来面目把自己表现出来”。
文学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6.0分
让-雅克·卢梭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鲜明思想。在阐发政治思想性质这一问题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励志
社会契约论(大师经典文库·英文版)
7.4分
让-雅克·卢梭
《社会契约论》主要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所说的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励志
社会契约论
8.5分
让-雅克·卢梭
《社会契约论》全文分四卷第一卷从相对模型化的视角阐述了社会结构,并且抛出了全书的核心——契约精神。第二卷集中阐述了主权体的种种特征。第三卷具体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政府形态及其运作形式,即民主政府、贵族政府和君主政府。第四卷介绍几种社会组织制度,包括宗教。
政治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8.3分
让-雅克·卢梭
在这篇论文中,卢俊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出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这篇论文可谓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哲学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8.4分
让·雅克·卢梭
展露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同时它也凭着自身发放的光耀,照亮了无数在世俗社会当中卑污的灵魂。
文学
The Confessions of J.J. Rousseau:卢梭忏悔录(英文版)(配套英文朗读音频免费下载)
6.0分
让·雅克·卢梭
《卢梭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卢梭历数了他孩提时代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入世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与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与腐朽。本书为英文版,提供配套英文朗读免费下载。
励志
爱弥儿(英文原版)
6.0分
让·雅克·卢梭
《爱弥儿》系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
文学
社会契约论
6.0分
让·雅克·卢梭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出版的政治哲学著作,它既可以被视为法国大革命的文献,也可以被视为伟大的政治哲学著作。《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卷一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卷二阐述主权及其权力,卷三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卷四讨论几种社会组织。《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近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出版
忏悔录
6.0分
让·雅克·卢梭
《忏悔录》是卢梭晚年潜心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文学
社会契约论(译林人文精选)
6.0分
让—雅克·卢梭
现代民主制度奠基之作,启发华盛顿、拿破仑的政治学经典。
出版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6.0分
让—雅克·卢梭
理解卢梭政治思想的入门之作。
出版
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二辑(41册套装)
6.0分
毛姆
君主论;爱默生精选散文;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方法论;斐多;红字;吉姆;人类的故事;叔本华论智慧人生;时间机器;思想录;天路历程;图腾与禁忌;我的故事;约翰克里斯朵夫第1-3卷;战争与和平;艾米莉·狄金森精选诗集;爱伦·坡诗歌全集;巴黎圣母院;变形记;纯真年代;弗兰肯斯坦;浮士德;卢梭忏悔录;马丁·伊登;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为奴十二年;追忆似水年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1-2卷;爱伦坡小说全集;常识;卡拉玛佐夫兄弟;论语;罗马帝国衰亡史;失乐园;;月亮与六便士;战争论;终成眷属。
文学
自省之书
6.0分
丁凯捷
集合了古今中外135位思想家的思想精华,翻译通俗易懂,如与智者聊天。自省让我们更有远见,缓解压力,看到希望。自我洞察,与深思正念训练,提升专注力激励我们更加深刻,走得更远。读两页。停下来,思考。停止涣散。减少混乱。使头脑更加专注,冷静。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时间。
出版
社会契约论
6.0分
让-雅克·卢梭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代表作,作为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政治权利的原理,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文学
社会契约论
8.7分
让·雅克·卢梭
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但也无处不在枷锁之中。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政治学经典,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起源,《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理论基石。
出版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图解西藏生死书
9.2分
莲花生大师
本书将告诉你,这是一本亡灵的“自助游”。“生为何事来?死往何处去?”生死的课题自古以来便一直困扰着人类。关于生死学的研究在古老的西藏可谓源远流长。这部《西藏生死书》便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死亡旅程的指引地图,堪称生死学研究的巨著。这是一本契合时代需要的临终关怀指南。每个人迟早需要面对死亡。本书深入讨论了我们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及他(她)们忧心守护在旁的家属们。通过上师或协助者诵读的方式使临终者宁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安然度过肉体崩解的恐怖境相。这是一册通往解脱之道的实用秘籍。通过本书我们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是让亡者或临终者因为得到了提示而得以见到明光,超越生死轮回,把握死亡所提供的永恒契机,进入涅解脱的圆满境相。
哲学理论
牛津通识读本:黑格尔(中文版)
8.6分
[澳大利亚]彼得·辛格译者:张卜天
黑格尔因其历史观而被伯林归为“刺猬”一类思想家,其国家观更是在英语世界饱受诟病,几乎形成了一种批评定式。在《黑格尔》中,作者逆流而上,以对黑格尔哲学的精当解释本身来为之辩护。对黑格尔自由观的挖掘,展示了一种与传统英美自由主义有别的自由观念——它既强调免受他人胁迫,也要求脱开自然欲望的驱使和社会环境的左右。书中还不避繁难,对《精神现象学》进行了细致梳理。从准确性和易读性来说,这本小书都胜过许多大部头专著。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作品晦涩难懂,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公认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有理由认为,若非黑格尔,过去一百五十年人类的思想进程和政治进程都会走上另一条道路。深邃的思想可能使他得出了一些看似奇怪的结论,然而,黑格尔作品中的观点和洞见直到今天仍不失力量。《黑格尔》勾勒了黑格尔哲学的轮廓,对他的观念和主要作品进行了广泛探讨,涉及黑格尔的时代和生平,以及历史的目的、自由和社群、逻辑和辩证法等主题。
哲学理论
《哲学的贫困》的当代解读与中国道路
6.0分
王德峰
本书稿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哲学的贫困》的当代解读和阐释,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释部分;第二部分是马克思原著的文本摘编。 第一部分分为五章,分别从:1.《哲学的贫困》的创作缘起和其与《资本论》的关系;2.经典经济学研究对象与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即《资本论》中的)研究的对象的区别;3.经典经济学方法的非历史性与《哲学的贫困》中萌芽的历史性方法(即《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区别;4.经典经济学的抽象实证主义与《资本论》学说的革命性质;5.研究《哲学的贫困》的当代意义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哲学的贫困》一书的核心内涵,讲明了《哲学的贫困》作为《资本论》一书的哲学起源的逻辑线索,解释了包括价值(使用价值)、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感性(唯物)辩证法等在内的众多马克思哲学核心概念从《哲学的贫困》中的萌芽到《资本论》中的成熟、成型的逻辑发展过程。
哲学理论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9折
全本购买
×
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