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8.7
|
139人评分
中华工商联合
|
任传华
5.9万字
哲学
内容简介:本书稿内容基本包括了普通大众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从各个章节详细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历史特点等基本内容,语言简单,且每章加有重要补充等部分。
...
目录
31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一、哲学之“无用而大用”
免费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同类好书
马克思法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6.0分
周晓涛
本书力图在当代背景下通过梳理马克思法哲学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脉络,分析马克思法哲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相对全面地阐释马克思法哲学的理论体系,整体性呈现其理论框架。同时探索其在当代“依法治国”境域中的时代意义,并据此明晰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的历史使命,以期对当前“依法治国”的法治建设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的双重历史使命与广义马克思主义
6.0分
苗启明
展现在这里的,是新发现的马克思主义的一套全新理论。所谓广义马克思主义,就是人类学马克思主义。这套理论不是我们加给马克思的,而是在全面掌握马克思理论后从其自身中发现出来的。但发现出这套理论之后我们才明白,它既有以往探索的历史踪迹,也有现实社会的理论需要。概括来说,近几十年来有三种理论研究以及学术发展方向与本书相关。 其一,是对马克思理论中有关“人本理论”的关怀。最早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拓者卢卡奇,提出早期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接着是在20世纪30年代,组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西方出版的郎资胡特和迈耶尔,认为通过《手稿》发现了一个人性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并以这个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从而形成了“两个马克思”对立论。随后是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认为马克思青年时代关于人的思想和人本主义贯穿于马克思的一生,实际否定了两个马克思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思维逻辑
6.0分
肖宁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哲学革命,但如何理解这次革命的意义,学界存在争论。本书认为:纵观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只有从思维方式的转换和世界观革命的意义上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真实含义,才能在根本意义上与以往哲学区别开来,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实进步和现实意义。而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首先要理解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实践”转向,要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就要回到青年马克思形成实践观的历史现场。从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中去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思维逻辑,其中,马克思对“对象性活动”的关注和思考为其实践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5折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