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8.7
|
139人评分
中华工商联合
|
任传华
5.9万字
哲学
内容简介:本书稿内容基本包括了普通大众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从各个章节详细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历史特点等基本内容,语言简单,且每章加有重要补充等部分。
...
目录
31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一、哲学之“无用而大用”
免费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同类好书
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
6.0分
周志山
社会关系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核,和谐社会则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著以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为基本视域,解读和谐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层底蕴。 论著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揭示了马克思探索社会关系理论的心路历程,阐发了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多维论域和多重意蕴。在此基础上,力图彰显马克思和谐社会的复调式语境。而和谐社会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 其中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劳资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人际关系的和谐则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晴雨表”。走向和谐与共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修订本)
6.0分
李秀林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初版由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秀林教授主持的“六五” 重点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终成果;由李秀林、李淮春、陈晏清、郭湛主编,分11章从哲学高度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如中国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的具体内涵、现代化的途径、现代化的主体、传统观念的现代改造等问题;以中国现代化为主题,站在时代高度,从我国客观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现代化给予理论上的说明与阐发,揭示其丰富内涵,探讨其实质、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的双重历史使命与广义马克思主义
6.0分
苗启明
展现在这里的,是新发现的马克思主义的一套全新理论。所谓广义马克思主义,就是人类学马克思主义。这套理论不是我们加给马克思的,而是在全面掌握马克思理论后从其自身中发现出来的。但发现出这套理论之后我们才明白,它既有以往探索的历史踪迹,也有现实社会的理论需要。概括来说,近几十年来有三种理论研究以及学术发展方向与本书相关。 其一,是对马克思理论中有关“人本理论”的关怀。最早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拓者卢卡奇,提出早期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接着是在20世纪30年代,组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西方出版的郎资胡特和迈耶尔,认为通过《手稿》发现了一个人性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并以这个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从而形成了“两个马克思”对立论。随后是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认为马克思青年时代关于人的思想和人本主义贯穿于马克思的一生,实际否定了两个马克思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5折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