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杰明·富兰克林(Beniamin Frarlklin)(1706-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发明家和音乐家。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经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这本书,应该与《富兰克林自传》一起阅读。就个人而言,更喜欢传主的成长之路,而非其功成名就后的生活、处事方式,尤其是他对妻子、儿子的态度。当然我们无权要求任何人具有完美的品质,但看到本书作者,以第三方角度的平铺直叙描述,于自传中丝毫都找不到的其对于病中妻子的冷酷与对儿子威廉的无情,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和难以接受。富兰克林曾这样描述过自己的生活:“我并不反对出现一个全新的我,这样我曾犯下的所有错误就都可以得到纠正。”我相信他讲这句话时,是发自于真心,只不过还是会怀疑在美味佳肴、香槟美酒间,在环绕的莺声燕语中,他是否会想起在大洋彼岸的家里,等待他的妻子;在被他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夺走了大部分财产的儿子……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