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2010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传媒大学
|
高晓虹
16.1万字
社科
内容简介:本书对2010年的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梳理,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界各类媒介发展状况,内容生产创新创优之处,传播技术的最新发展等各个方面,对学界和业界都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
目录
24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广播电视观察
免费
以频道编排提升电视新闻专业频道竞争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与国际主流电视新闻频道编排的对比分析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视听传播新图景
6.0分
高晓虹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视听传播新图景》内容分为:视听传播创新、媒介与社会治理、新闻理论与历史、无障碍信息传播、国际传播、传媒产业研究、青年视点几部分。
社会科学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融合传播与社会治理
6.0分
高晓虹
当前,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不断拓展了社会治理的载体和渠道、方法和手段。迈入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书以“融合传播与社会治理”为主题,探讨如何发挥媒体融合发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促进社会治理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社会科学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实践教育体系
6.0分
高晓虹
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视角上,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院校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和重要话题之一。 本书以“新闻传播实践教育体系”为主题,探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和教育如何体系化,如何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新闻传播实践教育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新闻传播人才,具体内容包括智能媒体、媒体融合、传播学研究和青年视点等,收集了国内高校新闻教育一线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 本书紧密结合新闻教育实践,对我国培养有中国色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论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社会科学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与文明互鉴
6.0分
高晓虹
国际传播年来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个亮点,一方面是国际新闻传播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国际上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理念。《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与文明互鉴》一书以“国际传播与文明互鉴”为主题,从“媒介融合与传播”“视听传播”“理论与历史”等细分专题入手,深入探讨如何加快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国际传播如何从对抗走向对话,国际传播如何植入文明互鉴的国际大局。
社会科学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4(上)
6.0分
高晓虹
本书对2014年上半年的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梳理,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界各类媒介发展状况,内容生产创新创优之处,传播技术的最新发展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
优秀广播电视新闻获奖作品评析·电视卷
6.0分
高晓虹
对于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等传媒相关专业的专业硕士培养而言,基于优秀广播电视新闻获奖作品的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该丛书旨在通过针对近几年广电获奖作品的展示与共享,分析与研讨,帮助学生理解广播电视创作的前沿理念与方法技巧,加深他们对新闻报道理论与实务的认识;通过围绕案例开展的课堂互动和配套练习,帮助学生拓展创作思维,提高采编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借鉴和运用规律与技巧,创新教学模式。也可作为艺术类考试辅导用书。
社会科学
优秀广播电视新闻获奖作品评析·广播卷
6.0分
高晓虹
对于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等传媒相关专业的专业硕士培养而言,基于优秀广播电视新闻获奖作品的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该书旨在通过针对近几年广电获奖作品的展示与共享,分析与研讨,帮助学生理解广播电视创作的前沿理念与方法技巧,加深他们对新闻报道理论与实务的认识;通过围绕案例开展的课堂互动和配套练习,帮助学生拓展创作思维,提高采编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借鉴和运用规律与技巧,创新教学模式。也可作为艺术类考试辅导教材。
社会科学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4.下
6.0分
高晓虹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4 下)》对2014年下半年的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梳理,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界各类媒介发展状况,内容生产创新创优之处,传播技术的新发展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4 下)》分为新媒体评论、广播电视观察、媒介前沿、理论与历史等板块。
社会科学
国际危机传播
6.0分
高晓虹,隋岩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能力。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尽快形成国际舆论传播新格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编撰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系列丛书”。
社会科学
2011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6.0分
高晓虹
本书对2011年的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梳理,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界各类媒介发展状况,内容生产创新创优之处,传播技术的最新发展等各个方面,对学界和业界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反映了新闻传播学最新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09
6.0分
高晓虹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09》对2009年的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梳理,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界各类媒介发展状况,内容生产创新创优之处,传播技术的最新发展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
2012年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6.0分
高晓虹
本书是详解考研专业课“新闻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的复习资料。本书参考新闻传播学权威教材、全国各大院校新闻传播学试题的结构和内容等编写而成。本书全面总结了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实务知识,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业务和公关与广告六大部分。每部分划分为若干章节,每章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考点难点归纳;第二部分是考研真题与典型题,按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对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进行了整理;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对第二部分的所有考研真题与典型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社会科学
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6.0分
高晓虹
这本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社会科学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
8.5分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一一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故事有十三个。前几个故事所涉及的美洲乳齿象、大海雀还有菊石已经灭绝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远古的大灭绝及其曲折的发现过程。第二部分陈列当下的事实,在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孙雨林中,在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在大堡礁的外围海域里。巨变的范围是如此广大,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随便去哪里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最后还有一个故事所讲述的灭绝差不多算是发生在我家后院——说不定,也同时发生在你家。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社会科学
我们需要被颠覆:刘长乐的15堂媒体“公开课”
6.0分
刘长乐
凤凰的另类意味着什么,又另类在哪里?敢于提倡打破旧习,重新制定规则,重新定义游戏。凤凰有些东西是不能复制的,那就是特色。
社会科学
新媒体融合发展新论
6.0分
刘颖
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为“新格局:新媒体发展趋势及焦点透视”,包括第一至第三章,从总体概况、概念特质和形态发展等方面宏观介绍不同新媒体样态的发展历程及创新演变。 第二篇为“新生态:新媒体视听内容及艺术融合”,包括第四至第六章,从本体论、传播论和价值论三个方面,结合微信、微博、抖音、B 站等实证分析新媒体发展的艺术特征、存在的问题、优化路径及数字治理。 第三篇为“新业态:新媒体产业融合多元发展”,包括第七至第八章,介绍伴随新媒体发展出现的新产业、新机遇,新媒体受众表现的新特点,新媒体平台运营的新策略。
社会科学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