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赞赞,挺深奥,语言不错,故事也很简单,但感觉里面人物的思想高度都在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包括对安娜对爱情,婚姻的看法。烈文对农业,人生,的思考。写的都很细致,很深奥。
安娜是生活在哪个时代的悲剧,得不到丈夫的爱,又不能离婚,只能出轨,以为爱情是生活的全部的恋爱脑的悲剧,和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吉娣和丈夫幸福婚姻,托尔斯泰赋予安娜男人对女人全部幻想的美貌,她注定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那个充满虚伪浮夸的时代。
托尔斯泰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家,对人物的内心描写真的精彩,一些细节的细致到怀疑他到底是怎么观察到的。 安娜的悲剧令人惋惜,为了追求爱情摆脱没有感情的婚姻不惜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这种勇敢和磊落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但爱情终究不能天长地久,我从不怀疑开始时伏伦斯基对安娜的爱情,但是在爱情逐渐变淡时伏伦斯基可以经营事业,而安娜一无所有,生怕被抛弃,这种患得患失的精神状态更是让他们直接的关系恶化,最终导致了安娜的覆灭。独立与爱情不是对立面,孤注一掷、将对方作为自己唯一的寄托是危险的,是无法过得幸福的。 在列文身上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对于意义的思考真的是庸人自扰吗?哲学和神学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还是只是愚民的手段?或许认得智慧是永远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