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虽然情感朴素又恣意,喷薄出的却是强大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母亲在念真的婚礼上,穿着一辈子没穿过几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坚持跪拜一百下,以谢神明保佑“像我这样的妈妈,也可以养出一个大学毕业的孩子”;那个神算子一样的相命师缓缓道出一切皆属必然;跑片小弟领着一群孩子在海边,把影片拉得长长的,一边跑一边对着阳光看;暗生情愫的技工和中学女生在公车上面对面,各自沉默地吃着面包;更有给念真带来屈辱又为他做面子的弟弟,写遗书说“你要照顾家里,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
原本以为,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迥异,会看不懂或看不惯这本书。没有想到,拿起却是再也放不下。书里记载的,大都是作者周围乡里乡亲小人物的故事,他们的好与坏,都不是极端的、彻底的。坏,没坏到祸国殃民、遗臭万年的境地;好,也并非做出惊天动地、流芳百世的伟业。正因如此,他们是真实的,饱满的,可亲的,是你我身边每一个平凡人。作者在描写每个人的时候,都饱含浓浓的感情。而如果,不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又何以如此!透过文章,我还看见,作者那颗谦逊、淳朴、满怀慈悲的心灵!
一个最优秀的文字者,技巧一定是次要的,文字中注入的情绪情感情怀才是第一位的。吴念真无意是华语文字世界里最出类拔萃的之一。 吴念真是台湾当代文坛中少有的大家,他不像外省士官阶层的子弟,他们的父母多数是精英或军官,自小享有教育资源的垄断,人文环境的优越,即使谈不上衣食无忧,至少可以心无旁骛的专心读书,和名士们有些交集。他的出生却卑微贫苦的多,经历坎坷曲折,甚至所谓高等教育,都是在初中毕业后边打工边上夜校中读完的,这“不一般”的人生经历让他得以接触形形*之人,也极大的丰富了他的内心体验,让他变的更加敏感,视野更佳敏锐,素材更加多元,主体更佳开阔。他的文字,比起多数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台湾作家,多了一份悲剧气质,多了一层悲天悯人为众生呐喊的情怀。如他所说,他的一切都是一场“意外”而已。而更为神奇的是,这些本来充满着个人色彩,与多数人经历经验十分遥远的文字和故事,却成就了一份普世情感,它打动了不光是台湾的读者,也有大陆的万千读者,在作者“窄窄”的世界里,我们听见了“大大”的声音。
作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吴念真以特有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那些年台湾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他笔下的台湾人,善良,勤劳,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努力的展示人性的光辉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