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韩寒的悲悯之心,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 从22岁的年少轻狂,到30岁的自我觉醒, 从对各种大事件的评论,到对自己的深刻剖析。 2011年,“倒钩案”、“荆州挟尸要价”、“株洲垮桥事故”、“建国大业”…… 一切大小事件,都在韩寒最独特的思维方式中被解构! 如果说,从前的韩寒给人印象是一个年少成名、口无遮拦、反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少年偶像,那么,在本书中,29岁的韩寒已俨然呈现出公共知识分子的姿态。 在这本书中,韩寒的文字呈现的不止是犀利,还有分量。 韩寒自己说,没有分量的文字是没有力量的。 于是,我们在这本《青春》中,看已然成长的韩寒,是以怎样成熟的姿态来进行他有分量的自由表达。
还好韩寒年纪大了 不在为所谓的正义发声。不然好担心他会写教国人们垃圾如何分类而被抓起来[坏笑]
喜欢韩寒的文字,喜欢青春,三重门,喜欢1988,告白和告别,喜欢他对这个又痛又痒的世界说着一些不痛不痒的好话语,喜欢他嬉笑怒骂的文字间句句诛心,喜欢他在我世界观形成的年岁里,给了我一些不好不坏的点缀。
喜欢韩寒,1988,青春,告白和告别,三重门…喜欢他用文字对这个又痛又痒的世界说着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语,喜欢他嬉笑怒骂的字里行间句句诛心的真实,喜欢在这个世界形成的年岁里,他所形成的不好不坏的影响,在不在学校与热不热爱学习,是两码回事,有文凭和有文化如此,热血洒在不对的地方,便是鸡血,读他的作品以总感觉世界有好有坏,读了你的作品以后,我发现这个社会不伦不类,不好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