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反思计划生育,让我们看到了一段悲怆又饱含生机的大乔小乔的故事。 悦然姐的文风很清新,在不该多说的地方保持沉默,在关键的时刻又不吝笔墨。 在许妍这个人物形象上,我看出了很多,这是悦然姐大声说出来的。她奇迹般地来到这个世界,逆袭,本以为得到了一份平稳的爱情,在结尾却发生了逆转。安排许妍这个本不该存在的存在,是对人性的一种反思。 再来看看乔琳,一家的长女,儿时的她受到了父母的呵护,长大后成了父母的依靠,本来结局该美好,却成了爱情的牺牲品。留下孩子,选择自s,这不明智,但在小说里却合乎情理。 许妍对这个所谓的家,是爱恨交加的。这一点,其实很模糊,但是却更让我们看到了子女对家的归属感。她对乔琳,对这个家的态度是有改变的。全文开始就描写了乔琳赶来城市寻求帮助的情节,又从许妍的举止和心理描写,映*对这个家的恨已经堆积了许多年。而后来对乔琳孩子的抚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许妍,一个不再“心机”的许妍(请允许我这样说),这是必然的,也是人性的必然。 最后要谈到手法了,悦然姐在大乔小乔中已经开始尝试意识流写法了,回忆断断续续却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识流我只知一二,不做过多评价。 最后,看过的朋友们可以想想:于一鸣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以及这个人物为什么反复提到却没有结局?
20241201,小时候总说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秋天的萧瑟落幕。这本书从头到尾都给我一种无力感,反复像握在手里的沙子,拼尽全力只能看着它慢慢流逝……
张悦然这几个中短篇,都带着一股阴冷灰敗的气息,有一点点冷,我还是喜欢阳光一些的文字!
如果用颜色来描述,几篇作品都是灰色的。2024.11.3读完
2024、11、10
整本書裡的故事都給人感覺很壓抑
先留个悬念,电影院看
2024年12月19曰阅读完成
一开始是被大乔小乔吸引的,以为整本书都是围绕她俩写的,没想到她们只是其中的章节。后面就一章一个故事,没啥关联性,每个章节的故事留白很大,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不能说不好,只是看多了老有种扑朔迷离,有头无尾的感觉。可能还是更喜欢比较完整的故事吧。
没头没尾的
80后作家反思计划生育,让我们看到了一段悲怆又饱含生机的大乔小乔的故事。 悦然姐的文风很清新,在不该多说的地方保持沉默,在关键的时刻又不吝笔墨。 在许妍这个人物形象上,我看出了很多,这是悦然姐大声说出来的。她奇迹般地来到这个世界,逆袭,本以为得到了一份平稳的爱情,在结尾却发生了逆转。安排许妍这个本不该存在的存在,是对人性的一种反思。 再来看看乔琳,一家的长女,儿时的她受到了父母的呵护,长大后成了父母的依靠,本来结局该美好,却成了爱情的牺牲品。留下孩子,选择自s,这不明智,但在小说里却合乎情理。 许妍对这个所谓的家,是爱恨交加的。这一点,其实很模糊,但是却更让我们看到了子女对家的归属感。她对乔琳,对这个家的态度是有改变的。全文开始就描写了乔琳赶来城市寻求帮助的情节,又从许妍的举止和心理描写,映*对这个家的恨已经堆积了许多年。而后来对乔琳孩子的抚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许妍,一个不再“心机”的许妍(请允许我这样说),这是必然的,也是人性的必然。 最后要谈到手法了,悦然姐在大乔小乔中已经开始尝试意识流写法了,回忆断断续续却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识流我只知一二,不做过多评价。 最后,看过的朋友们可以想想:于一鸣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以及这个人物为什么反复提到却没有结局?
20241201,小时候总说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秋天的萧瑟落幕。这本书从头到尾都给我一种无力感,反复像握在手里的沙子,拼尽全力只能看着它慢慢流逝……
张悦然这几个中短篇,都带着一股阴冷灰敗的气息,有一点点冷,我还是喜欢阳光一些的文字!
如果用颜色来描述,几篇作品都是灰色的。2024.11.3读完
2024、11、10
整本書裡的故事都給人感覺很壓抑
先留个悬念,电影院看
2024年12月19曰阅读完成
一开始是被大乔小乔吸引的,以为整本书都是围绕她俩写的,没想到她们只是其中的章节。后面就一章一个故事,没啥关联性,每个章节的故事留白很大,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不能说不好,只是看多了老有种扑朔迷离,有头无尾的感觉。可能还是更喜欢比较完整的故事吧。
没头没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