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甚至底层的小人物,和他身边一些鸡零狗碎的小事,非常具有典型性,我甚至可以代入到身边的某个人身上。荒诞又戏剧的情节无一不道出人性丑陋的一面。 “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结婚呢?” 婚姻的本质并非爱情,而是两个人意志的极限拉扯,犯错的那方不一定是失败者,占理的那方也不一定是胜利者,在意婚姻的那方才是输的底裤都不剩的那个。 小说中我看到了不同视角下女性的命运,有的是可以随意交换的商品,有的是欺负他人的借口,有的是沉默的工具,有的是披着羊皮的狼(绵羊)等等。 女性想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就不该靠牺牲个人(怀孕生子)换取利益,更要有不受丈夫摆布走出婚姻的勇气。 点
第一篇让我想到自己,婚姻男女争吵的方式,以及男女处理争吵的方法完美复刻,男人表面更加平静冷漠,女人歇斯底里,女人自我调节后,最后终将会归于平静
每个故事都挺讽刺的,也都是每天在发生的。社会就是这么复杂,人性也如此。裹挟其中,无法自拔。与其说是在记录一些生活,不如说是在描述人性。
女人的胜利这篇短文,看得人心里挺不是滋味。林红设想了无数方法来惩罚出轨的丈夫,谁知丈夫丝毫没有悔意,走到离婚一步。当着丈夫情人的面,林红放下自尊,亲吻丈夫,气走情人,挽回了岌岌可危的婚姻,看似她取得了胜利。其实,隐藏在男人心里那蠢蠢欲动的不安分仍旧在,她心中的不安也没减少一分,但她没有勇气打破目前看似平静的生活和固有的生活方式,安于现状,委屈就委屈点吧。正如作者精辟总结的那样:一边崩溃一边自愈,快活一天就是胜利。作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揭开了成年人最无奈的一幕,对住房、金钱、子女的顾虑而不得不做的一切妥协,是夫妻间崩溃和自愈的重要前提。受教了。2024-11-20
一边崩溃一边治愈,快活一天就是胜利。 《女人的胜利》这个故事讲述的确实是一种意志的战斗。林红发现丈夫李汉林的不忠之后的反应是惩罚他,不是结束婚姻,可是她又没有找到惩罚的方法。在这场意志的战斗中,看上去林红占据了主动,其实没有,她一直处于被动之中,她在等待李汉林惩罚自己,等待李汉林找到解决这场危机的方法。李汉林在家里低声下气,唯恐什么地方惹怒了林红,看上去他十分被动,实际上他并不被动。两个人在面对这个危机时,采用的方式虽然不同,可是都在消耗对方的意志。因为双方都不想因此结束婚姻,所以意志的拉锯战只能持续下去,用中国人的话说是钝刀子割肉。 余华在细节里对人性的刻画真的细致入微,不堪入目却又实实在在。 后来,我终于认识到婚姻是违反人性的,真诚也是违反人性的。 看到28%的时候,我觉得脑壳疼,无法理解余华在《为什么没有音乐》里写马儿拆穿了吕媛婚内出轨王滨的事却又相安无事地继续生活下去?这是人性里的一种什么状态?读小说太累了,还得猜人物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真真是一本看了开篇几页不得不放下先整理好心情然后拿起再放下重新调整状态继而又拾起的书,原来,阅读余华的有些文字,有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较量,一次自我超越的尝试。而我,又往前了一小步。 因小时候见过男生打架斗殴,从小内心深处始终被一种暴力的恐惧所笼罩。也是从那时起特别“侥幸”自己是女生,可以很天然远离那种粗暴的解决方式,女生之间的交流也总是温和而有商有量,当然男女之间的交流亦如此,岁月静好。 然而,在逐步长大的现实中,会有很多的真善美,让我们觉得人间甚是值得,也真的存在很多隐秘的阴暗的角落,让人不寒而栗,也不得不陷入沉思。 也许存在即合理,比如有些东西是历经历史几千年斗争余留下的,也可称之为躺平的“胜利”,我能做的,除了选择做自己,也许就剩下学着去理解,释然,且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吧。
他们的生活很平静,很少有争吵的时候,也很少有兴奋激动的时候,与其说是他们正在相爱,不如说是他们正在生活。 2024.12.06阅
余华:这部短篇小说集表达的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人们关注的是一系列事件,日常生活总是被忽略,事件成为公开的故事,日常生活反而成为隐秘的故事。我想,这可能就是“隐秘的”在文学中出现时的意义。深入的、平视生活的侧面。关切、悲悯、暴力、愚昧、道德、美好、懦弱、衣食住行,都是生活的侧面,都是人的日子。
余华老师总是能把生活写得那么淋漓尽致,其实男人很绝情,很理性,从他提出离婚那一刻开始,而女人终是感性的,缺少那种决绝。要走不走,而男人说走就走,何时开始发现自己被困住了。
余华老师的文字总是这么的简单,而有魅力。每则故事虽然都是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在老师笔下叙述出来,总让我读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被逗笑。
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甚至底层的小人物,和他身边一些鸡零狗碎的小事,非常具有典型性,我甚至可以代入到身边的某个人身上。荒诞又戏剧的情节无一不道出人性丑陋的一面。 “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结婚呢?” 婚姻的本质并非爱情,而是两个人意志的极限拉扯,犯错的那方不一定是失败者,占理的那方也不一定是胜利者,在意婚姻的那方才是输的底裤都不剩的那个。 小说中我看到了不同视角下女性的命运,有的是可以随意交换的商品,有的是欺负他人的借口,有的是沉默的工具,有的是披着羊皮的狼(绵羊)等等。 女性想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就不该靠牺牲个人(怀孕生子)换取利益,更要有不受丈夫摆布走出婚姻的勇气。 点
第一篇让我想到自己,婚姻男女争吵的方式,以及男女处理争吵的方法完美复刻,男人表面更加平静冷漠,女人歇斯底里,女人自我调节后,最后终将会归于平静
每个故事都挺讽刺的,也都是每天在发生的。社会就是这么复杂,人性也如此。裹挟其中,无法自拔。与其说是在记录一些生活,不如说是在描述人性。
女人的胜利这篇短文,看得人心里挺不是滋味。林红设想了无数方法来惩罚出轨的丈夫,谁知丈夫丝毫没有悔意,走到离婚一步。当着丈夫情人的面,林红放下自尊,亲吻丈夫,气走情人,挽回了岌岌可危的婚姻,看似她取得了胜利。其实,隐藏在男人心里那蠢蠢欲动的不安分仍旧在,她心中的不安也没减少一分,但她没有勇气打破目前看似平静的生活和固有的生活方式,安于现状,委屈就委屈点吧。正如作者精辟总结的那样:一边崩溃一边自愈,快活一天就是胜利。作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揭开了成年人最无奈的一幕,对住房、金钱、子女的顾虑而不得不做的一切妥协,是夫妻间崩溃和自愈的重要前提。受教了。2024-11-20
一边崩溃一边治愈,快活一天就是胜利。 《女人的胜利》这个故事讲述的确实是一种意志的战斗。林红发现丈夫李汉林的不忠之后的反应是惩罚他,不是结束婚姻,可是她又没有找到惩罚的方法。在这场意志的战斗中,看上去林红占据了主动,其实没有,她一直处于被动之中,她在等待李汉林惩罚自己,等待李汉林找到解决这场危机的方法。李汉林在家里低声下气,唯恐什么地方惹怒了林红,看上去他十分被动,实际上他并不被动。两个人在面对这个危机时,采用的方式虽然不同,可是都在消耗对方的意志。因为双方都不想因此结束婚姻,所以意志的拉锯战只能持续下去,用中国人的话说是钝刀子割肉。 余华在细节里对人性的刻画真的细致入微,不堪入目却又实实在在。 后来,我终于认识到婚姻是违反人性的,真诚也是违反人性的。 看到28%的时候,我觉得脑壳疼,无法理解余华在《为什么没有音乐》里写马儿拆穿了吕媛婚内出轨王滨的事却又相安无事地继续生活下去?这是人性里的一种什么状态?读小说太累了,还得猜人物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真真是一本看了开篇几页不得不放下先整理好心情然后拿起再放下重新调整状态继而又拾起的书,原来,阅读余华的有些文字,有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较量,一次自我超越的尝试。而我,又往前了一小步。 因小时候见过男生打架斗殴,从小内心深处始终被一种暴力的恐惧所笼罩。也是从那时起特别“侥幸”自己是女生,可以很天然远离那种粗暴的解决方式,女生之间的交流也总是温和而有商有量,当然男女之间的交流亦如此,岁月静好。 然而,在逐步长大的现实中,会有很多的真善美,让我们觉得人间甚是值得,也真的存在很多隐秘的阴暗的角落,让人不寒而栗,也不得不陷入沉思。 也许存在即合理,比如有些东西是历经历史几千年斗争余留下的,也可称之为躺平的“胜利”,我能做的,除了选择做自己,也许就剩下学着去理解,释然,且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吧。
他们的生活很平静,很少有争吵的时候,也很少有兴奋激动的时候,与其说是他们正在相爱,不如说是他们正在生活。 2024.12.06阅
余华:这部短篇小说集表达的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人们关注的是一系列事件,日常生活总是被忽略,事件成为公开的故事,日常生活反而成为隐秘的故事。我想,这可能就是“隐秘的”在文学中出现时的意义。深入的、平视生活的侧面。关切、悲悯、暴力、愚昧、道德、美好、懦弱、衣食住行,都是生活的侧面,都是人的日子。
余华老师总是能把生活写得那么淋漓尽致,其实男人很绝情,很理性,从他提出离婚那一刻开始,而女人终是感性的,缺少那种决绝。要走不走,而男人说走就走,何时开始发现自己被困住了。
余华老师的文字总是这么的简单,而有魅力。每则故事虽然都是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在老师笔下叙述出来,总让我读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被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