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厉害,书中的时刻表是真实存在的,作者真的有精心设计,既能让读者隐隐约约意识到杀人真凶,又一环套一环的推动着走入真相。也很佩服三原和鸟饲这样的警察,为还原真相执着努力。
一口气读下来,作者真是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得具备多么强大的耐心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如此高智商的犯罪,为了除掉一个人,设下重重伪装,反侦查意识可谓到了极致。若非三原警官绞尽脑汁,层层剥茧抽丝,此案根本无法水落日出。作者用一层一层的悬念,吸引着我一直读下去。期待着最后揭开谜底的那一刻,令人畅快淋漓。不得不说,看这本书,给了我非常酣畅的阅读体验。
前后读完了《零的焦点》与《点与线》。从事件推理的角度看,本书比《零的焦点》更引人入胜些。不得不说的是,作者选用了一个很好的也容易忽视的视角,“列车时刻表”,从而把时间、空间、人物作以事件规划,加以推理,在成立和推到从来的反复间,使人疑惑和解惑。书中的三原和鸟饲是很敬业的警员,由此想到日本早年的电影《追捕》中的杜丘。书的最后提到是以上世纪五七年的列车时刻表为依据的,啊,都有半个多世纪了。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的江之岛到镰仓的火车,六月里去日本旅游还乘坐了这段区间的火车,六七十年了,铁轨依旧?火车依旧?乘车而过时,会看到铁路两旁的住宅离火车最近的距离只有两三米远,这么近,还没有栅栏,这要制造个故事场景什么的?哈哈,罪过罪过……至于《零的焦点》,则是从女性的敏锐直觉,对事件疑点层层剥去而推知。
本书成为社会派推理开山之作想来社会因素更大作为一个新本格爱好者,我历来反感社会派推理,但是在看多了新本格以后,我愈发觉得诡计和谜题也就那么些,越来越无聊了,还是演出有意思,于是开始关注起了社会派推理。我的确在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扎实的讲故事功底,可是我又感觉到,其实这是文笔的问题,而不是推理流派的问题。新本格呈现出一种文笔不行、浮躁和虚无的感觉,那是某种后现代思想的反应,而非是新本格的底色。实际上,新本格本来主旨是本格的复兴,而其开山之作《占星术杀人魔法》明明是很华丽的,新本格的特点绝不该是重诡计轻文笔。与此同时,我认为这部社会派推理的代表作也绝非是轻推理而重社会批判,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导致当时的读者更看中社会批判的部分,因此才使得人们通过这本书发明了所谓“社会派推理”这么个概念。其实这本书社会批判的部分,是作为诡计,为推理服务的。案件推到最后谜题无非就在于为什么轮船上有凶手的名字,而飞机乘客没有任何疑点,最后完成这一诡计的,是权力,是由于凶手的幕后人士有权,因此制造了一系列假证据,这和普通本格推理的核心谜题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如果在另一个时代,这本书大约只能被认为是拿权力当诡计的本格推理,是在日本的那个特殊的时代,它才成为了社会派推理。其实这本书的本格属性很强的,是一个典型的时刻表诡计,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时代赋予了它社会派推理开山之作这一头衔,它大约会作为一本还可以的本格推理流行于世。聊完了我对社会派推理头衔的看法,再聊聊其他的。这本书的书名《点与线》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书中说的两起案件是两个点,是办案人员自己连出了一条线,因此被欺骗,另一层则是车站与铁路可以构成点与线,这书名起得非常好。另外,我觉得书最后三原要和妻子去旅行,给我一种他和妻子会被杀掉的感觉,呼应本书的案件。我觉得是合理的,毕竟这个小警察发现了真相,而犯人还在逍遥法外,搞不好就会进行灭口。以上。
这本《点与线》终于上架了!我看的第一本松本清张的小说就是《点与线》,这都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挺有意思的,有跟随着去慢慢找线索的沉浸感,也可以自己边读边思考可能的犯罪手法。
一个月内看了两部作者的作品…感觉这一部做局痕迹太重,情节有点勉强,但还是挺吸引人的。
小说本身是很好的,写作很成熟。只是不太符合自己的阅读兴趣。
我读的第一本日本推理小说,值得纪念一下[酷]
看的第一部松本清张的小说2024.7.28
好厉害,书中的时刻表是真实存在的,作者真的有精心设计,既能让读者隐隐约约意识到杀人真凶,又一环套一环的推动着走入真相。也很佩服三原和鸟饲这样的警察,为还原真相执着努力。
一口气读下来,作者真是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得具备多么强大的耐心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如此高智商的犯罪,为了除掉一个人,设下重重伪装,反侦查意识可谓到了极致。若非三原警官绞尽脑汁,层层剥茧抽丝,此案根本无法水落日出。作者用一层一层的悬念,吸引着我一直读下去。期待着最后揭开谜底的那一刻,令人畅快淋漓。不得不说,看这本书,给了我非常酣畅的阅读体验。
前后读完了《零的焦点》与《点与线》。从事件推理的角度看,本书比《零的焦点》更引人入胜些。不得不说的是,作者选用了一个很好的也容易忽视的视角,“列车时刻表”,从而把时间、空间、人物作以事件规划,加以推理,在成立和推到从来的反复间,使人疑惑和解惑。书中的三原和鸟饲是很敬业的警员,由此想到日本早年的电影《追捕》中的杜丘。书的最后提到是以上世纪五七年的列车时刻表为依据的,啊,都有半个多世纪了。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的江之岛到镰仓的火车,六月里去日本旅游还乘坐了这段区间的火车,六七十年了,铁轨依旧?火车依旧?乘车而过时,会看到铁路两旁的住宅离火车最近的距离只有两三米远,这么近,还没有栅栏,这要制造个故事场景什么的?哈哈,罪过罪过……至于《零的焦点》,则是从女性的敏锐直觉,对事件疑点层层剥去而推知。
本书成为社会派推理开山之作想来社会因素更大作为一个新本格爱好者,我历来反感社会派推理,但是在看多了新本格以后,我愈发觉得诡计和谜题也就那么些,越来越无聊了,还是演出有意思,于是开始关注起了社会派推理。我的确在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扎实的讲故事功底,可是我又感觉到,其实这是文笔的问题,而不是推理流派的问题。新本格呈现出一种文笔不行、浮躁和虚无的感觉,那是某种后现代思想的反应,而非是新本格的底色。实际上,新本格本来主旨是本格的复兴,而其开山之作《占星术杀人魔法》明明是很华丽的,新本格的特点绝不该是重诡计轻文笔。与此同时,我认为这部社会派推理的代表作也绝非是轻推理而重社会批判,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导致当时的读者更看中社会批判的部分,因此才使得人们通过这本书发明了所谓“社会派推理”这么个概念。其实这本书社会批判的部分,是作为诡计,为推理服务的。案件推到最后谜题无非就在于为什么轮船上有凶手的名字,而飞机乘客没有任何疑点,最后完成这一诡计的,是权力,是由于凶手的幕后人士有权,因此制造了一系列假证据,这和普通本格推理的核心谜题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如果在另一个时代,这本书大约只能被认为是拿权力当诡计的本格推理,是在日本的那个特殊的时代,它才成为了社会派推理。其实这本书的本格属性很强的,是一个典型的时刻表诡计,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时代赋予了它社会派推理开山之作这一头衔,它大约会作为一本还可以的本格推理流行于世。聊完了我对社会派推理头衔的看法,再聊聊其他的。这本书的书名《点与线》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书中说的两起案件是两个点,是办案人员自己连出了一条线,因此被欺骗,另一层则是车站与铁路可以构成点与线,这书名起得非常好。另外,我觉得书最后三原要和妻子去旅行,给我一种他和妻子会被杀掉的感觉,呼应本书的案件。我觉得是合理的,毕竟这个小警察发现了真相,而犯人还在逍遥法外,搞不好就会进行灭口。以上。
这本《点与线》终于上架了!我看的第一本松本清张的小说就是《点与线》,这都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挺有意思的,有跟随着去慢慢找线索的沉浸感,也可以自己边读边思考可能的犯罪手法。
一个月内看了两部作者的作品…感觉这一部做局痕迹太重,情节有点勉强,但还是挺吸引人的。
小说本身是很好的,写作很成熟。只是不太符合自己的阅读兴趣。
我读的第一本日本推理小说,值得纪念一下[酷]
看的第一部松本清张的小说202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