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比较反对书中的工作伦理,资本每时每刻对人说穷人自己需要时时刻刻不停的工作,他们需要拯救穷人的懒惰,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工作对于穷人来说,剥夺了他们太多时间,资本用足以活下来的吃喝使穷人不停的卖力,他们在工作中逐渐麻木,放弃了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他们逐渐忘记自己生下来有什么追求,只是活下来就好,但如果人人都去追求人生中的目的,那么社会就会坍塌,所以有时候也会取事情的中间部分,使它既不向左也不往右,更多的还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深得我心,这本书通篇只是想说明一个主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穷人就是个“废物”,中产深陷消费主义陷阱,资本在剥削和诱惑着全人类,人类要想走出来,依靠的应该还是“废物”的力量吧,软弱的中产依然无法扛起大旗。或者还有一种结局:就是星际探索,把无用人类倾倒到其他星球~
读这本书,了解了工作伦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以及消费主义如何影响社会又多了一层新的思考,我觉得穷人,特别是这个时代的穷人,他不像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已经变得存在感如此之低,越来越距无轻重,成为作者嘴中所说的过剩的人,像是一种废弃的人类,需要被扔到“垃圾场”进行“回收”。技术的快速迭代和人重新培养,达到驾驭技术的能力的增长速率显得越来越不匹配,导致培养一个新的人,需要付出更大的社会再生产的成本,导致福利政策难以为继,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的时候,福利政策尤其被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进行厌恶或者是讨厌。而这个已经完成了全球化的社会,由于失去了增量的余地,在存量当中的四杀导致越来越内卷,导致造成更多的在消费端显得没有价值的新穷人,也就说是那种过剩的人,他们对于这个社会来说,从消费上看,没有任何的帮助,并且也没有办法获得一份工作,因为技术的迭代导致这份工作难以被提供。或许真相作者所说,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是否需要一种新的工作伦理,在效率的同时更应该看中另外一只名叫公平的手,因为现在已经在不断的经济增长,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弊病,使得现行的社会结构越发的不稳定。
众所周知,现在年轻人甚至其他年龄段的焦虑是越来越多了,住房,工资,消费,养孩,教育等等,其中,失业就是其中一项,目前国内失业率高于5%,还有消息称,每五个本科生,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不属实,有点吓人了吧)言归正传,本书就是讲述了工作,消费主义和穷人的关系。现在的技术更新很快,AI和机器人的进步不断刺激现代化发展,但是现代化的目标则是更少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其中的成本就包括人力成本,在结构精简方面,很多大公司往往喜欢裁员,而且负责裁员的CEO们还能获得一笔提成。反观工作者这边,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失业。失业,前工业时代代表着不能工作的异常状态,但是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可以再次投入生产,属于暂时的情况。但是,如今的情况不同,旧技术的盈余正在饱和,新技术的前景还未展开,被抛弃的这部分人,与其说是“失业”,倒不如说“过剩”,于是过剩的劳动力之间只能卷起来,才能维持生存。此外,灵活就业,使得工作伦理的崩塌,人不需要一直委身于某个工作岗位,只需要看薪资办事。(老板喊口号喊得卖力,员工都知道,工作都是暂时的。)经典工业时代的资本家们讲一个个工作单位看成小齿轮,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自主,工作的尊严被抛弃之后,工资占据上风,作为代替个人社会地位的标签,如果一个人工作之后不能支配可观的收入,则被人看轻。那么什么东西才能体现工资水平呢?那就是消费水平。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制造早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既往的危机也证明了生产过剩带来的危机,于是西方以生产主导经济,变为了消费主导经济,商业大头们纷纷打广告,作营销,将消费打入人们的头脑里面,比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消费时代到来了。在这个环境下,人们是否能自主消费,作为一个人地位的标签,作为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那些不能轻易消费的人,则被暗地里列为低人一等。与此同时,消费是没有止境的,旧消费结束了,新花样又能出现,欲望永无止境,能参加这个游戏的人赋予“成功人士”的标签,而那些出局者,赋予“新穷人”。那么有人问了,我好好工作,就能消费得起了?是的,但是一种消费如果普罗大众都能自己努力就能够得着,那么消费怎么能作为一个成功标志呢?于是消费会自然迭代,不断更新,你又达不到了。本书画面再一转,西方世界的穷人问题,贫穷不仅仅是温饱,还有关系缺失,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等等问题,绝不仅仅在于“不勤奋工作”这么简单。但是西方政客喜欢鼓吹这部分人是太懒惰,
这本书给了当下人工智能要代替人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失业找了一个比较好的解释框架,也给了人一些心理的慰藉,同时也从国家,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工作伦理和消费者社会,如何运用各自方式对工人进行诱惑,将他们妥帖地安置在他们的位置上,也解释了福利国家去福利化的缘由,但是对于穷人如何才能摆脱贫穷的命运并没有更多的解决方案,也许这需要更多个人的觉醒,一起去创建真正的乌托邦社会。但这对于非少数,由缺乏发声渠道和权力的个体,何等的困难啊
新年第一本。步入社会五个多月来,对于工作到底能带来什么意义,怎么去看待工作,如何去平衡工作与生活,人这一生究竟该怎么度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适合自己的等等问题,我想不清楚,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选择在书中寻求答案,盲人摸象般亦步亦趋地探索。囫囵吞枣地看完了这本书,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工作伦理”这一说法。在我看来,工作伦理这一概念是资本产物,是对人的规训和管制,与人天性散漫自由、不可预测相抗衡。工作伦理有别于工艺伦理/劳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完美形态)应该配备劳动美学(劳动不仅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实现价值),那时的劳动是自愿且形式丰富的,并不是有偿无偿就能区分的。
“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鲍曼不愧是当代大学者,看问题精辟尖锐,有很多让人非常震撼的想法。穷人是被制造出来的,消费主义是为了资本主义的生存和本性(不断汲取利益)所创造出来的。不断创造需求,而不是生产,穷人被抛弃,被压制,被塑造为社会的敌人。工作真的一定是要有薪酬的吗?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或许十几年前,我们所认为的正确和当然对他们而言是不可思议的。
【B】文中第二部分从国家出发看待问题的宏大框架和上帝视角,让我感觉难以跟上,特别是文中引入了众多学者的观点,包括作者自己的部分观点,我个人觉得十分偏激,有些难以接受。或许受限于我自己的思考界限吧,这部分内容我看不明白。 对于工作伦理、消费和穷人的观点也基本复合当下,特别是对穷人的定义和认识,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确实无情。例如文中大体原话是“我们对穷人又恐惧、又憎恨、又怜悯、又同情。”“认为穷人是好吃懒做,不愿努力的人”等等,当然我们也能举出一些反例,例如那些最辛苦同时也最贫穷的人。 在北京,天不亮就上公交的大多数都是收入更低的人群,干到夜里最晚上公交的也基本如此。并不能说明他们懒惰,或许也是受限于知识、文化水平,导致他们所做的工作并不能因为努力和勤奋而在短期内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对他们来说,我觉得导致贫穷的因素很多。 但是对于年轻人我觉得还是很有启发的,网上有句话说“不要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勤奋。”年轻人还有很多机会和时间,可以选择去做更难的事情,也就是在选择赛道方向上多做工作。我个人也认为选择是一种能力,努力只是一种习惯。但是据我所了解,迷茫而没有方向的年轻人仍旧多。况且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迷茫总是一阵一阵的,应不变应万变有些痴人说梦了,本身就是一种停滞不前,是一种躺平了,或许唯有不断学习新东西、与时俱进才可在不确定中坚持确定? 文中对工作伦理的讲述观点新颖且深刻无情,感谢上海社科院能够翻译出来供大家阅读。
以一种十分自洽的方式对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另一种角度的解读,让较少读非虚构作品的我由衷地感觉“怎么人家说得一套套的,还说得很圆乎”。至于内容本身也不用多说,那简直是不能更有共鸣了。
其实我比较反对书中的工作伦理,资本每时每刻对人说穷人自己需要时时刻刻不停的工作,他们需要拯救穷人的懒惰,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工作对于穷人来说,剥夺了他们太多时间,资本用足以活下来的吃喝使穷人不停的卖力,他们在工作中逐渐麻木,放弃了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他们逐渐忘记自己生下来有什么追求,只是活下来就好,但如果人人都去追求人生中的目的,那么社会就会坍塌,所以有时候也会取事情的中间部分,使它既不向左也不往右,更多的还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深得我心,这本书通篇只是想说明一个主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穷人就是个“废物”,中产深陷消费主义陷阱,资本在剥削和诱惑着全人类,人类要想走出来,依靠的应该还是“废物”的力量吧,软弱的中产依然无法扛起大旗。或者还有一种结局:就是星际探索,把无用人类倾倒到其他星球~
读这本书,了解了工作伦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以及消费主义如何影响社会又多了一层新的思考,我觉得穷人,特别是这个时代的穷人,他不像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已经变得存在感如此之低,越来越距无轻重,成为作者嘴中所说的过剩的人,像是一种废弃的人类,需要被扔到“垃圾场”进行“回收”。技术的快速迭代和人重新培养,达到驾驭技术的能力的增长速率显得越来越不匹配,导致培养一个新的人,需要付出更大的社会再生产的成本,导致福利政策难以为继,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的时候,福利政策尤其被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进行厌恶或者是讨厌。而这个已经完成了全球化的社会,由于失去了增量的余地,在存量当中的四杀导致越来越内卷,导致造成更多的在消费端显得没有价值的新穷人,也就说是那种过剩的人,他们对于这个社会来说,从消费上看,没有任何的帮助,并且也没有办法获得一份工作,因为技术的迭代导致这份工作难以被提供。或许真相作者所说,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是否需要一种新的工作伦理,在效率的同时更应该看中另外一只名叫公平的手,因为现在已经在不断的经济增长,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弊病,使得现行的社会结构越发的不稳定。
众所周知,现在年轻人甚至其他年龄段的焦虑是越来越多了,住房,工资,消费,养孩,教育等等,其中,失业就是其中一项,目前国内失业率高于5%,还有消息称,每五个本科生,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不属实,有点吓人了吧)言归正传,本书就是讲述了工作,消费主义和穷人的关系。现在的技术更新很快,AI和机器人的进步不断刺激现代化发展,但是现代化的目标则是更少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其中的成本就包括人力成本,在结构精简方面,很多大公司往往喜欢裁员,而且负责裁员的CEO们还能获得一笔提成。反观工作者这边,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失业。失业,前工业时代代表着不能工作的异常状态,但是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可以再次投入生产,属于暂时的情况。但是,如今的情况不同,旧技术的盈余正在饱和,新技术的前景还未展开,被抛弃的这部分人,与其说是“失业”,倒不如说“过剩”,于是过剩的劳动力之间只能卷起来,才能维持生存。此外,灵活就业,使得工作伦理的崩塌,人不需要一直委身于某个工作岗位,只需要看薪资办事。(老板喊口号喊得卖力,员工都知道,工作都是暂时的。)经典工业时代的资本家们讲一个个工作单位看成小齿轮,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自主,工作的尊严被抛弃之后,工资占据上风,作为代替个人社会地位的标签,如果一个人工作之后不能支配可观的收入,则被人看轻。那么什么东西才能体现工资水平呢?那就是消费水平。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制造早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既往的危机也证明了生产过剩带来的危机,于是西方以生产主导经济,变为了消费主导经济,商业大头们纷纷打广告,作营销,将消费打入人们的头脑里面,比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消费时代到来了。在这个环境下,人们是否能自主消费,作为一个人地位的标签,作为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那些不能轻易消费的人,则被暗地里列为低人一等。与此同时,消费是没有止境的,旧消费结束了,新花样又能出现,欲望永无止境,能参加这个游戏的人赋予“成功人士”的标签,而那些出局者,赋予“新穷人”。那么有人问了,我好好工作,就能消费得起了?是的,但是一种消费如果普罗大众都能自己努力就能够得着,那么消费怎么能作为一个成功标志呢?于是消费会自然迭代,不断更新,你又达不到了。本书画面再一转,西方世界的穷人问题,贫穷不仅仅是温饱,还有关系缺失,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等等问题,绝不仅仅在于“不勤奋工作”这么简单。但是西方政客喜欢鼓吹这部分人是太懒惰,
这本书给了当下人工智能要代替人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失业找了一个比较好的解释框架,也给了人一些心理的慰藉,同时也从国家,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工作伦理和消费者社会,如何运用各自方式对工人进行诱惑,将他们妥帖地安置在他们的位置上,也解释了福利国家去福利化的缘由,但是对于穷人如何才能摆脱贫穷的命运并没有更多的解决方案,也许这需要更多个人的觉醒,一起去创建真正的乌托邦社会。但这对于非少数,由缺乏发声渠道和权力的个体,何等的困难啊
新年第一本。步入社会五个多月来,对于工作到底能带来什么意义,怎么去看待工作,如何去平衡工作与生活,人这一生究竟该怎么度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适合自己的等等问题,我想不清楚,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选择在书中寻求答案,盲人摸象般亦步亦趋地探索。囫囵吞枣地看完了这本书,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工作伦理”这一说法。在我看来,工作伦理这一概念是资本产物,是对人的规训和管制,与人天性散漫自由、不可预测相抗衡。工作伦理有别于工艺伦理/劳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完美形态)应该配备劳动美学(劳动不仅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实现价值),那时的劳动是自愿且形式丰富的,并不是有偿无偿就能区分的。
“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鲍曼不愧是当代大学者,看问题精辟尖锐,有很多让人非常震撼的想法。穷人是被制造出来的,消费主义是为了资本主义的生存和本性(不断汲取利益)所创造出来的。不断创造需求,而不是生产,穷人被抛弃,被压制,被塑造为社会的敌人。工作真的一定是要有薪酬的吗?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或许十几年前,我们所认为的正确和当然对他们而言是不可思议的。
【B】文中第二部分从国家出发看待问题的宏大框架和上帝视角,让我感觉难以跟上,特别是文中引入了众多学者的观点,包括作者自己的部分观点,我个人觉得十分偏激,有些难以接受。或许受限于我自己的思考界限吧,这部分内容我看不明白。 对于工作伦理、消费和穷人的观点也基本复合当下,特别是对穷人的定义和认识,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确实无情。例如文中大体原话是“我们对穷人又恐惧、又憎恨、又怜悯、又同情。”“认为穷人是好吃懒做,不愿努力的人”等等,当然我们也能举出一些反例,例如那些最辛苦同时也最贫穷的人。 在北京,天不亮就上公交的大多数都是收入更低的人群,干到夜里最晚上公交的也基本如此。并不能说明他们懒惰,或许也是受限于知识、文化水平,导致他们所做的工作并不能因为努力和勤奋而在短期内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对他们来说,我觉得导致贫穷的因素很多。 但是对于年轻人我觉得还是很有启发的,网上有句话说“不要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勤奋。”年轻人还有很多机会和时间,可以选择去做更难的事情,也就是在选择赛道方向上多做工作。我个人也认为选择是一种能力,努力只是一种习惯。但是据我所了解,迷茫而没有方向的年轻人仍旧多。况且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迷茫总是一阵一阵的,应不变应万变有些痴人说梦了,本身就是一种停滞不前,是一种躺平了,或许唯有不断学习新东西、与时俱进才可在不确定中坚持确定? 文中对工作伦理的讲述观点新颖且深刻无情,感谢上海社科院能够翻译出来供大家阅读。
以一种十分自洽的方式对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另一种角度的解读,让较少读非虚构作品的我由衷地感觉“怎么人家说得一套套的,还说得很圆乎”。至于内容本身也不用多说,那简直是不能更有共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