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和原著都看过了,感觉两个结局是不同但是都很巧妙和别出心裁。剧版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结局,而原著是春风吹又生的感觉。剧版最让我动容的是元春省亲、探春远嫁和黛玉之死,不禁落泪。这几个场景:元春抱着贾母和王夫人痛哭、贾府一家看着岸边远走的船,还有宝玉跑着喊林妹妹的场景都深刻的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忘,特别是影视版最后凤姐死在茫茫白雪中,尸体被人拖着远走…同时,看了原著,填补了影视剧里的一些空白,把一本书看下来,已经和红楼梦的姑娘们都一一认识了,她们个性鲜明,每个人都不一样。探春、湘云、黛玉、宝钗、邢岫烟、妙玉等,还有重情重义的紫娟、风流灵巧的晴雯、聪明伶俐又善解人意的平儿、明事理的贾母、要强又狠毒的凤辣子(但对贾府也是尽心尽力)。剧中的柳湘莲和贾琏很帅,但一个负了尤三姐,一个负了凤姐,这里和原著一致。看剧里的惜春和妙玉,她们对我来说都是心冷的人,惜春府里什么事都不管不理,最后刘姥姥去找她,她还装作不认识。原著的妙玉倒是很勇敢,最终可惜被强盗掳了去,不知所踪。看了才知道大家族里头的规矩很多,门面体面都十分重要。剧中的红楼梦从人多热闹到最后人少冷清,发饰逐渐减少来暗喻贾府被抄家,细节处理得很好,无论是剧版还是原著都不愧名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到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名著,虽然关于后四十回有不同的版本,但我还是觉得追溯最原版的好。听闻原本林黛玉是沉塘了的。
百万字的荒唐言,赚尽我一生的辛酸泪。无论何时何地翻开,都要痛痛快快哭上一场才罢。无需多言,红楼梦已经成为今生不可或缺的存在。只是,鲥鱼多刺海棠无香都诚然可以原谅,但红楼未完,却实实在在是千古第一件伤心悲意之事。自第八十一回起,笔风急转直下,几乎要与前文割裂开来。我坚信,不管曹公究竟有没有完成八十回后的原稿,现在我们看到的高鹗程伟元整理版,都绝不是曹公原意。后面的文字怎么看,都是出自普通文人之手,名利场中翻滚几个来回,大概率还是科举应试的受益者,对中举一事简直推崇得无以复加。就连巧姐儿被刘姥姥带回家,都不能和真正的“庄稼人”板儿成就姻缘,而一定要和庄子上的富户周家,考中举人的儿子,来个佳偶天成。其实这次翻开红楼,是因为在B站上偶然打开一些吐槽10版鬼楼梦的视频,结果看得一发不可收拾,急不可耐地跑来重温原著。在我心里是不承认10版那玩意儿也叫红楼梦的,起初看人吐槽它,只觉得能当个喜剧看,也实在好笑。后来发现它拍成那个侮辱原作的样子,又气得恨不得到处去骂一通。结果最后想想,跟这么个玩意儿置气,也确实没必要,否则倒显得它和红楼梦有什么关系似的。从小到大也不知看了多少遍的书,却每次看都有新鲜感,也许真正的醇醪便是这样,年头越久,越是风味浓厚。小时候喜欢林妹妹,觉得她才情孤傲,目下无尘,却偏偏身世飘零,寄人篱下,实在堪怜。长大后又更喜欢宝姐姐,仰慕她识大体,顾全局,温柔妥帖,细致周到,成熟稳重,世故人情无一不通,让人想不生好感都难。可是,当我真正进入社会几年,却无法自拔地爱起林妹妹来。她的棱角从来没被磨平,始终是大观园里一枝带刺的玫瑰。她聪慧,敏感,也知道怎样活着才更容易,受更多人喜欢,可她偏不。我钦佩她孤标傲世的勇气,这个世上总是聪明人太多,勇者太少,于是更加凸显出这份勇气的可贵。她不愿掩饰,也不愿作假,哭就哭,笑就笑,天真率性,烂漫心肠,是我从生到死都在追寻的“真实”。黑塞曾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路,就是通往自己的道路。从前看蒋勋讲红楼梦,有一个观点很触动我。他说,我们在生活中大抵都是妥协、让步的,可心底却总有一个不让步的自我,这个自我,在文学作品里出现,就会让我们如痴如狂地偏爱,比如林妹妹、祝英台、茱丽叶,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遗失的那部分自我。看到这里我几乎泪如雨下,生而为肉身者皆有罪,人活在世上就是受苦,偏偏整个社会环境,人类关系,都在强化和放大这些苦难,使得“自我
十年前把此书草草读完,十年后再读此书心中五味杂陈,想来记忆最深者便是“智通寺”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个家族的落寞,可一段情缘却流传百世。都云作者痴,可谁解其中味。情中情,错中错,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妹妹仿佛在哪儿见过”,黛玉似乎也对宝玉一见钟情。遇见是初初相见,情窦初开的欢喜。宝玉和黛玉之间没有结局,生活中的情缘,谁又能解其中味。我们常说红楼一梦,不单单是一个时代的盛衰,也是所属当下的我们每个人的变化。事物由盛转衰也是属于我们的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一梦中,写尽了人事悲欢,写尽了千古文章,写尽了世事洞明。有人因情苦,有人因生活平衡在主人之间,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宫廷里的明争暗斗,一个朝代下的人世百态,一个家族里的朝代的缩影。情中情,错中错为后人津津乐道,却只缘身在此山中。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中描写的情况,是清朝乾(隆)嘉(庆)时代社会初得安定的反映而已。因为社会安定,家室富有,尤其在di制时代的王孙公子、太太小姐们,一天到晚,吃饱了饭闲得没有事干,不想些特别花样来混日子,就会觉得人生闲得活不下去了。所以清朝中叶的名词人项莲生便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这种心境,是确有其事的,绝对不是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二十世纪中国人所能了解的。不过,现在这个矛盾的社会,很多有福气的太太先生们,闲得无事可做,不得不用打打麻将、跳跳舞、听听歌来排遣日子,这也就是“般乐怠敖”的道理。
看了原著,填补了影视剧里的一些空白,把一本书看下来,已经和红楼梦的姑娘们都一一认识了,她们个性鲜明,每个人都不一样。
长这么大,到今天才把这部奇书读完。觉得并没有那么多微言大义,倒是曹雪芹的文笔实在了得,对人的那些细腻情感拿捏得十分到位。特别想说的一点是,坚决认为林黛玉不能算是什么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她非但不完美,而且是毛病最大的一个。所有的问题又都归结于三个字——看不开!
电视剧和原著都看过了,感觉两个结局是不同但是都很巧妙和别出心裁。剧版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结局,而原著是春风吹又生的感觉。剧版最让我动容的是元春省亲、探春远嫁和黛玉之死,不禁落泪。这几个场景:元春抱着贾母和王夫人痛哭、贾府一家看着岸边远走的船,还有宝玉跑着喊林妹妹的场景都深刻的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忘,特别是影视版最后凤姐死在茫茫白雪中,尸体被人拖着远走…同时,看了原著,填补了影视剧里的一些空白,把一本书看下来,已经和红楼梦的姑娘们都一一认识了,她们个性鲜明,每个人都不一样。探春、湘云、黛玉、宝钗、邢岫烟、妙玉等,还有重情重义的紫娟、风流灵巧的晴雯、聪明伶俐又善解人意的平儿、明事理的贾母、要强又狠毒的凤辣子(但对贾府也是尽心尽力)。剧中的柳湘莲和贾琏很帅,但一个负了尤三姐,一个负了凤姐,这里和原著一致。看剧里的惜春和妙玉,她们对我来说都是心冷的人,惜春府里什么事都不管不理,最后刘姥姥去找她,她还装作不认识。原著的妙玉倒是很勇敢,最终可惜被强盗掳了去,不知所踪。看了才知道大家族里头的规矩很多,门面体面都十分重要。剧中的红楼梦从人多热闹到最后人少冷清,发饰逐渐减少来暗喻贾府被抄家,细节处理得很好,无论是剧版还是原著都不愧名著。
电视剧和原著都看过了,感觉两个结局是不同但是都很巧妙和别出心裁。剧版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结局,而原著是春风吹又生的感觉。剧版最让我动容的是元春省亲、探春远嫁和黛玉之死,不禁落泪。这几个场景:元春抱着贾母和王夫人痛哭、贾府一家看着岸边远走的船,还有宝玉跑着喊林妹妹的场景都深刻的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忘,特别是影视版最后凤姐死在茫茫白雪中,尸体被人拖着远走…同时,看了原著,填补了影视剧里的一些空白,把一本书看下来,已经和红楼梦的姑娘们都一一认识了,她们个性鲜明,每个人都不一样。探春、湘云、黛玉、宝钗、邢岫烟、妙玉等,还有重情重义的紫娟、风流灵巧的晴雯、聪明伶俐又善解人意的平儿、明事理的贾母、要强又狠毒的凤辣子(但对贾府也是尽心尽力)。剧中的柳湘莲和贾琏很帅,但一个负了尤三姐,一个负了凤姐,这里和原著一致。看剧里的惜春和妙玉,她们对我来说都是心冷的人,惜春府里什么事都不管不理,最后刘姥姥去找她,她还装作不认识。原著的妙玉倒是很勇敢,最终可惜被强盗掳了去,不知所踪。看了才知道大家族里头的规矩很多,门面体面都十分重要。剧中的红楼梦从人多热闹到最后人少冷清,发饰逐渐减少来暗喻贾府被抄家,细节处理得很好,无论是剧版还是原著都不愧名著。
电视剧和原著都看过了,感觉两个结局是不同但是都很巧妙和别出心裁。剧版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结局,而原著是春风吹又生的感觉。剧版最让我动容的是元春省亲、探春远嫁和黛玉之死,不禁落泪。这几个场景:元春抱着贾母和王夫人痛哭、贾府一家看着岸边远走的船,还有宝玉跑着喊林妹妹的场景都深刻的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忘,特别是影视版最后凤姐死在茫茫白雪中,尸体被人拖着远走…同时,看了原著,填补了影视剧里的一些空白,把一本书看下来,已经和红楼梦的姑娘们都一一认识了,她们个性鲜明,每个人都不一样。探春、湘云、黛玉、宝钗、邢岫烟、妙玉等,还有重情重义的紫娟、风流灵巧的晴雯、聪明伶俐又善解人意的平儿、明事理的贾母、要强又狠毒的凤辣子(但对贾府也是尽心尽力)。剧中的柳湘莲和贾琏很帅,但一个负了尤三姐,一个负了凤姐,这里和原著一致。看剧里的惜春和妙玉,她们对我来说都是心冷的人,惜春府里什么事都不管不理,最后刘姥姥去找她,她还装作不认识。原著的妙玉倒是很勇敢,最终可惜被强盗掳了去,不知所踪。看了才知道大家族里头的规矩很多,门面体面都十分重要。剧中的红楼梦从人多热闹到最后人少冷清,发饰逐渐减少来暗喻贾府被抄家,细节处理得很好,无论是剧版还是原著都不愧名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到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名著,虽然关于后四十回有不同的版本,但我还是觉得追溯最原版的好。听闻原本林黛玉是沉塘了的。
百万字的荒唐言,赚尽我一生的辛酸泪。无论何时何地翻开,都要痛痛快快哭上一场才罢。无需多言,红楼梦已经成为今生不可或缺的存在。只是,鲥鱼多刺海棠无香都诚然可以原谅,但红楼未完,却实实在在是千古第一件伤心悲意之事。自第八十一回起,笔风急转直下,几乎要与前文割裂开来。我坚信,不管曹公究竟有没有完成八十回后的原稿,现在我们看到的高鹗程伟元整理版,都绝不是曹公原意。后面的文字怎么看,都是出自普通文人之手,名利场中翻滚几个来回,大概率还是科举应试的受益者,对中举一事简直推崇得无以复加。就连巧姐儿被刘姥姥带回家,都不能和真正的“庄稼人”板儿成就姻缘,而一定要和庄子上的富户周家,考中举人的儿子,来个佳偶天成。其实这次翻开红楼,是因为在B站上偶然打开一些吐槽10版鬼楼梦的视频,结果看得一发不可收拾,急不可耐地跑来重温原著。在我心里是不承认10版那玩意儿也叫红楼梦的,起初看人吐槽它,只觉得能当个喜剧看,也实在好笑。后来发现它拍成那个侮辱原作的样子,又气得恨不得到处去骂一通。结果最后想想,跟这么个玩意儿置气,也确实没必要,否则倒显得它和红楼梦有什么关系似的。从小到大也不知看了多少遍的书,却每次看都有新鲜感,也许真正的醇醪便是这样,年头越久,越是风味浓厚。小时候喜欢林妹妹,觉得她才情孤傲,目下无尘,却偏偏身世飘零,寄人篱下,实在堪怜。长大后又更喜欢宝姐姐,仰慕她识大体,顾全局,温柔妥帖,细致周到,成熟稳重,世故人情无一不通,让人想不生好感都难。可是,当我真正进入社会几年,却无法自拔地爱起林妹妹来。她的棱角从来没被磨平,始终是大观园里一枝带刺的玫瑰。她聪慧,敏感,也知道怎样活着才更容易,受更多人喜欢,可她偏不。我钦佩她孤标傲世的勇气,这个世上总是聪明人太多,勇者太少,于是更加凸显出这份勇气的可贵。她不愿掩饰,也不愿作假,哭就哭,笑就笑,天真率性,烂漫心肠,是我从生到死都在追寻的“真实”。黑塞曾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路,就是通往自己的道路。从前看蒋勋讲红楼梦,有一个观点很触动我。他说,我们在生活中大抵都是妥协、让步的,可心底却总有一个不让步的自我,这个自我,在文学作品里出现,就会让我们如痴如狂地偏爱,比如林妹妹、祝英台、茱丽叶,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遗失的那部分自我。看到这里我几乎泪如雨下,生而为肉身者皆有罪,人活在世上就是受苦,偏偏整个社会环境,人类关系,都在强化和放大这些苦难,使得“自我
十年前把此书草草读完,十年后再读此书心中五味杂陈,想来记忆最深者便是“智通寺”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个家族的落寞,可一段情缘却流传百世。都云作者痴,可谁解其中味。情中情,错中错,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妹妹仿佛在哪儿见过”,黛玉似乎也对宝玉一见钟情。遇见是初初相见,情窦初开的欢喜。宝玉和黛玉之间没有结局,生活中的情缘,谁又能解其中味。我们常说红楼一梦,不单单是一个时代的盛衰,也是所属当下的我们每个人的变化。事物由盛转衰也是属于我们的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一梦中,写尽了人事悲欢,写尽了千古文章,写尽了世事洞明。有人因情苦,有人因生活平衡在主人之间,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宫廷里的明争暗斗,一个朝代下的人世百态,一个家族里的朝代的缩影。情中情,错中错为后人津津乐道,却只缘身在此山中。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中描写的情况,是清朝乾(隆)嘉(庆)时代社会初得安定的反映而已。因为社会安定,家室富有,尤其在di制时代的王孙公子、太太小姐们,一天到晚,吃饱了饭闲得没有事干,不想些特别花样来混日子,就会觉得人生闲得活不下去了。所以清朝中叶的名词人项莲生便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这种心境,是确有其事的,绝对不是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二十世纪中国人所能了解的。不过,现在这个矛盾的社会,很多有福气的太太先生们,闲得无事可做,不得不用打打麻将、跳跳舞、听听歌来排遣日子,这也就是“般乐怠敖”的道理。
看了原著,填补了影视剧里的一些空白,把一本书看下来,已经和红楼梦的姑娘们都一一认识了,她们个性鲜明,每个人都不一样。
长这么大,到今天才把这部奇书读完。觉得并没有那么多微言大义,倒是曹雪芹的文笔实在了得,对人的那些细腻情感拿捏得十分到位。特别想说的一点是,坚决认为林黛玉不能算是什么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她非但不完美,而且是毛病最大的一个。所有的问题又都归结于三个字——看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