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看到了这样一本书,名字有些古怪,引起了好奇心。“人类学”听起来高大上,在生活中几乎不敢有所涉猎;“人类学家”更是宛如高岭之花,唯有远观,无法亵“读”。但“天真的”一词,着实增添了兴趣。跑去图书馆借来一阅,结果居然有趣。(模仿作者的话)书里讲述的是人类学家巴利从英国出发,先后两次来到西非洲喀麦隆的原始多瓦悠部落,在那里与当地官员、部落居民以及各种朋友相处,并“抽空”展开人类学研究的真实故事。这本书没有大堆向你介绍人类学内容,而是偶尔穿插相关知识,比如人类学模型的构造和研究原则等。但即使是极少数的专业内容,也绝不枯燥,作者揶揄轻快的笔调简直宝藏,让人看了哈哈大笑。从书中能读出作者颇为有趣的灵魂,天真也聪慧,顽强且勇敢。他来到陌生又落后的国家,被政府的拖沓搞得扎耳挠腮,便很快建立起保护机制,索性随遇而安、耐心等待。对遇到的一些困难虽只提几句,但也能感受到在那片名为“田野”的部落里,他的田野工作进行得不易——讨厌的寄生虫在脚上挖洞产卵,为了不让整只脚烂掉,只能剜去一大块肉。作者经历的很多趣事、遇到的很多问题,在打开书之前,你几乎无法想象。他在欢快的生活中吸取生命活力,同时也在难过的时光里自我勉励。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人类学家也会比惨。当作者了解到曾经的某位学者几乎时刻与霉运伴随,他顿时修复了郁闷心情——“我的境遇与他相比堪称不错。”读来不禁让观众也舒畅开朗了。所以说到底,这是一本不怎么讲究又十分轻松好读的社科故事书。如果你最近心情不怎么好,被乱七八糟的事扰得烦恼,那这本书一定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一点欢乐,还有一点激励人心的鼓舞。2022.05.09
英式幽默果然从不让人失望。书中能看到一个与《夜航西飞》中迥然不同的非洲大陆,但相同点是狂野,无畏,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包罗万象。作者无可救药的乐观让我叹为观止,时常拍案叫绝。翻译也有很大加成,行文流畅诙谐,妙趣横生。我很少会觉得西方人面相好,但作者的照片使我认定,他一定是个豁达、开朗、风趣、洒脱的好人。选一段我笑了最长时间的描写——一位好心的老太太显然发现我啃食扇椰子颇费力,端上一葫芦已经剥了皮的肉给我。我和马修说,这软多了。“当然,主人。”他回说,“她已经帮你嚼过了。”
人类学家不断选择、沉浸与抽离的工作生活循环,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新鲜有趣,期望能看到不同人群待人接物间的差别,从这点上来说这本书是成功的,就是让读者对人类学家行当有了兴趣与了解的动力,至于这个部落的种种一种介质…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所以这本书应该就是这样的吧?带着这样的想法翻开书后,先是被译者的序看傻了,各种旁征博引的文献令人望而却步。接着而来作者的第一章基本上重复了一遍译者序的恐怖。不得不缓了几天,再次翻开第二章……就被笑死了。这本书根本没有什么专业艰深的人类学,不过是作者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日记罢了。莫名其妙的课题经费申请遇到臭名昭著的带英官僚主义,最先进的西方思潮撞上最原始的喀麦隆山地原始部落文化,最便利的现代化生活转变为自己建个茅屋还要漏水……疟疾、血吸虫病、满纸的屎尿屁,冒着生命危险和原始部落同吃同住(包括吃屎和尿(≧∇≦)ノ)。这确实是一本非常用心的人类学著作!即便你对人类学没有任何了解和兴趣也丝毫不妨碍进来开心开心,反正整本书已经遍布我的“哈哈哈哈哈”的笔记了。
非常有趣的人类学作品,看到不同民族对自己生活的仪式和理解,作者写的很生动。
这本书无论是增长见闻或者打发时间,都是上上之选。读过这本书以后,我对黑人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这本书之前看过,我认为超好看,竟然上架了
不知是哪个词涉嫌违规,找不到,发布不了。
逃离世界后再爱上世界
2022.08.28
偶然间看到了这样一本书,名字有些古怪,引起了好奇心。“人类学”听起来高大上,在生活中几乎不敢有所涉猎;“人类学家”更是宛如高岭之花,唯有远观,无法亵“读”。但“天真的”一词,着实增添了兴趣。跑去图书馆借来一阅,结果居然有趣。(模仿作者的话)书里讲述的是人类学家巴利从英国出发,先后两次来到西非洲喀麦隆的原始多瓦悠部落,在那里与当地官员、部落居民以及各种朋友相处,并“抽空”展开人类学研究的真实故事。这本书没有大堆向你介绍人类学内容,而是偶尔穿插相关知识,比如人类学模型的构造和研究原则等。但即使是极少数的专业内容,也绝不枯燥,作者揶揄轻快的笔调简直宝藏,让人看了哈哈大笑。从书中能读出作者颇为有趣的灵魂,天真也聪慧,顽强且勇敢。他来到陌生又落后的国家,被政府的拖沓搞得扎耳挠腮,便很快建立起保护机制,索性随遇而安、耐心等待。对遇到的一些困难虽只提几句,但也能感受到在那片名为“田野”的部落里,他的田野工作进行得不易——讨厌的寄生虫在脚上挖洞产卵,为了不让整只脚烂掉,只能剜去一大块肉。作者经历的很多趣事、遇到的很多问题,在打开书之前,你几乎无法想象。他在欢快的生活中吸取生命活力,同时也在难过的时光里自我勉励。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人类学家也会比惨。当作者了解到曾经的某位学者几乎时刻与霉运伴随,他顿时修复了郁闷心情——“我的境遇与他相比堪称不错。”读来不禁让观众也舒畅开朗了。所以说到底,这是一本不怎么讲究又十分轻松好读的社科故事书。如果你最近心情不怎么好,被乱七八糟的事扰得烦恼,那这本书一定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一点欢乐,还有一点激励人心的鼓舞。2022.05.09
英式幽默果然从不让人失望。书中能看到一个与《夜航西飞》中迥然不同的非洲大陆,但相同点是狂野,无畏,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包罗万象。作者无可救药的乐观让我叹为观止,时常拍案叫绝。翻译也有很大加成,行文流畅诙谐,妙趣横生。我很少会觉得西方人面相好,但作者的照片使我认定,他一定是个豁达、开朗、风趣、洒脱的好人。选一段我笑了最长时间的描写——一位好心的老太太显然发现我啃食扇椰子颇费力,端上一葫芦已经剥了皮的肉给我。我和马修说,这软多了。“当然,主人。”他回说,“她已经帮你嚼过了。”
人类学家不断选择、沉浸与抽离的工作生活循环,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新鲜有趣,期望能看到不同人群待人接物间的差别,从这点上来说这本书是成功的,就是让读者对人类学家行当有了兴趣与了解的动力,至于这个部落的种种一种介质…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所以这本书应该就是这样的吧?带着这样的想法翻开书后,先是被译者的序看傻了,各种旁征博引的文献令人望而却步。接着而来作者的第一章基本上重复了一遍译者序的恐怖。不得不缓了几天,再次翻开第二章……就被笑死了。这本书根本没有什么专业艰深的人类学,不过是作者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日记罢了。莫名其妙的课题经费申请遇到臭名昭著的带英官僚主义,最先进的西方思潮撞上最原始的喀麦隆山地原始部落文化,最便利的现代化生活转变为自己建个茅屋还要漏水……疟疾、血吸虫病、满纸的屎尿屁,冒着生命危险和原始部落同吃同住(包括吃屎和尿(≧∇≦)ノ)。这确实是一本非常用心的人类学著作!即便你对人类学没有任何了解和兴趣也丝毫不妨碍进来开心开心,反正整本书已经遍布我的“哈哈哈哈哈”的笔记了。
非常有趣的人类学作品,看到不同民族对自己生活的仪式和理解,作者写的很生动。
这本书无论是增长见闻或者打发时间,都是上上之选。读过这本书以后,我对黑人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这本书之前看过,我认为超好看,竟然上架了
不知是哪个词涉嫌违规,找不到,发布不了。
逃离世界后再爱上世界
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