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的短篇作品集,八个小故事娓娓道来,隔着文字又一次回到潮湿、闷热的马孔多,从另一个角度回看拉美的兴衰。最后一篇《格兰德大妈的葬礼》写的很惊艳。按写作时间看,礼拜二更像是未开刃的《百年孤独》。 Mark一下时间线 1955《枯枝败叶》 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1962《礼拜二的午睡时刻》 1962《恶时辰》 1967《百年孤独》 1974《蓝狗的眼睛》收录了1947-1955的短篇小说 1970《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1972《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1975《族长的秋天》 1981《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1982《番石榴飘香》 1985《霍乱时期的爱情》 1986《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 1989《迷宫中的将军》 1992《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 1994 《爱情和其他魔鬼》 1996《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 2002《活着为了讲述》自传 2004《苦妓回忆录》 2010《我不是来演讲的》 1927——2014年4月17病逝 去世后 2018《回到种子里去》杂文集 2019《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采访集
不同于《百年孤独》《族长的秋天》《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横亘绵延的时空、恢弘磅礴的气势和酣畅淋漓的情节,《礼拜二午睡时刻》展现的故事是沉寂的、克制的、极简的,但背后隐藏的是缤纷的情绪和波涛汹涌的暗流。马尔克斯将真实而杂乱的素材重新组合,让平凡的人在书中演绎一个个日常行为,在极其单调的场景中刻画了八个世界。书中的人物都是小镇上生活的某个影子,看似毫无交集又暗藏联系,在沉闷、炎热、枯燥、衰颓的底色中,用宽恕、隐忍、埋怨、桀骜、倔强、坚持、妥协等人类共通的情感绘就一张张奇妙的地图。如果将地图放在任何一片土地上、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中,都能找到与书中人物相似的剪影。第一个故事《礼拜二午睡时刻》,讲述一位没有姓名的母亲,小说封面的背影即取自这个故事。故事很简单:母亲带着第一次出远门的女儿,来到从未涉足过的荒凉小镇,找到神父借用公墓的钥匙,去祭奠被视作小偷中枪身亡的儿子。如果拍摄成影片,这个故事大概只需要三处场景:简陋的三等车厢、炎热到像真空一样的小镇街道、神父家中溢满陈腐花香的客厅。值得反复精读体会的,是细节,是马尔克斯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整个旅途中,母亲一直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小女孩脱掉鞋子,然后到卫生间去,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下车前,母亲自己擦干脖子上的汗水、抹去脸上的油污,让女儿穿上鞋、梳好头。面对儿子身亡的悲痛,母亲没有嚎啕大哭;即使身着褴褛的丧服,依然挺直脊背、收拾整洁。小镇热得像蒸笼,车站无人照料,花砖被野草挤得开裂。整个下午,小镇陷入了昏睡。母女悄悄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神父在午睡,这位母亲“平静”“执拗”“简短”“坚决”“温和”的要求见神父,因为火车三点半离开,她们不会在这个埋葬亲人的小镇逗留太久。神父询问要去看哪一座墓,母亲回答儿子的名字,神父不明白,一个被草率打死的不知身份的外乡人,谁能知道他的姓名呢?『“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神父的脸唰的一下红了。他低下头写字。一边写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身份信息,她毫不迟疑、详尽准确地作了回答,仿佛是在朗读文章。神父开始冒汗。』取来钥匙,女人签字的时候,神父问:『您从来没有试过把他引上正道吗?』女人回答:『他是个非常好的人。』忍不住将书中的内容摘录下来,因为只有这些
是一本有趣的短篇集,应该是发生在同个地方吧,感觉人名有相同的
荒诞而讽刺性,也许人性与现实比之更荒唐。
很好
今年看完的第58本
通篇看完,是看懂了又没看懂的感觉。小镇里每个人的视角都讲出不同的故事,然后再串联起其他人成为一个整体。但是,相比其他的故事,真的不知道马尔克斯想表达什么啊。只能感受到燥热的落后小镇,飘着汗臭气息,养着一群普通的村民。柴米油盐,零散闲话,漫不经心。完全没有戳到我。同名篇和《咱们镇上没有小偷》最好。同名篇全篇平静,但是有读出克制的情绪;《小偷》篇故事完满,起承转合和结局都一气呵成,看的很快乐。最后《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没看出来隐喻什么,只觉得又冗长又无聊。还是觉得《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最好。
小范围内讽刺人类不过没有《世界上最美的溺水者》好看更喜欢想象力玄幻的,嘿嘿嘿
马尔克斯的短篇作品集,八个小故事娓娓道来,隔着文字又一次回到潮湿、闷热的马孔多,从另一个角度回看拉美的兴衰。最后一篇《格兰德大妈的葬礼》写的很惊艳。按写作时间看,礼拜二更像是未开刃的《百年孤独》。 Mark一下时间线 1955《枯枝败叶》 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1962《礼拜二的午睡时刻》 1962《恶时辰》 1967《百年孤独》 1974《蓝狗的眼睛》收录了1947-1955的短篇小说 1970《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1972《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1975《族长的秋天》 1981《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1982《番石榴飘香》 1985《霍乱时期的爱情》 1986《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 1989《迷宫中的将军》 1992《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 1994 《爱情和其他魔鬼》 1996《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 2002《活着为了讲述》自传 2004《苦妓回忆录》 2010《我不是来演讲的》 1927——2014年4月17病逝 去世后 2018《回到种子里去》杂文集 2019《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采访集
不同于《百年孤独》《族长的秋天》《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横亘绵延的时空、恢弘磅礴的气势和酣畅淋漓的情节,《礼拜二午睡时刻》展现的故事是沉寂的、克制的、极简的,但背后隐藏的是缤纷的情绪和波涛汹涌的暗流。马尔克斯将真实而杂乱的素材重新组合,让平凡的人在书中演绎一个个日常行为,在极其单调的场景中刻画了八个世界。书中的人物都是小镇上生活的某个影子,看似毫无交集又暗藏联系,在沉闷、炎热、枯燥、衰颓的底色中,用宽恕、隐忍、埋怨、桀骜、倔强、坚持、妥协等人类共通的情感绘就一张张奇妙的地图。如果将地图放在任何一片土地上、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中,都能找到与书中人物相似的剪影。第一个故事《礼拜二午睡时刻》,讲述一位没有姓名的母亲,小说封面的背影即取自这个故事。故事很简单:母亲带着第一次出远门的女儿,来到从未涉足过的荒凉小镇,找到神父借用公墓的钥匙,去祭奠被视作小偷中枪身亡的儿子。如果拍摄成影片,这个故事大概只需要三处场景:简陋的三等车厢、炎热到像真空一样的小镇街道、神父家中溢满陈腐花香的客厅。值得反复精读体会的,是细节,是马尔克斯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整个旅途中,母亲一直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小女孩脱掉鞋子,然后到卫生间去,把那束枯萎的鲜花浸在水里。』下车前,母亲自己擦干脖子上的汗水、抹去脸上的油污,让女儿穿上鞋、梳好头。面对儿子身亡的悲痛,母亲没有嚎啕大哭;即使身着褴褛的丧服,依然挺直脊背、收拾整洁。小镇热得像蒸笼,车站无人照料,花砖被野草挤得开裂。整个下午,小镇陷入了昏睡。母女悄悄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神父在午睡,这位母亲“平静”“执拗”“简短”“坚决”“温和”的要求见神父,因为火车三点半离开,她们不会在这个埋葬亲人的小镇逗留太久。神父询问要去看哪一座墓,母亲回答儿子的名字,神父不明白,一个被草率打死的不知身份的外乡人,谁能知道他的姓名呢?『“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神父的脸唰的一下红了。他低下头写字。一边写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身份信息,她毫不迟疑、详尽准确地作了回答,仿佛是在朗读文章。神父开始冒汗。』取来钥匙,女人签字的时候,神父问:『您从来没有试过把他引上正道吗?』女人回答:『他是个非常好的人。』忍不住将书中的内容摘录下来,因为只有这些
是一本有趣的短篇集,应该是发生在同个地方吧,感觉人名有相同的
荒诞而讽刺性,也许人性与现实比之更荒唐。
很好
今年看完的第58本
通篇看完,是看懂了又没看懂的感觉。小镇里每个人的视角都讲出不同的故事,然后再串联起其他人成为一个整体。但是,相比其他的故事,真的不知道马尔克斯想表达什么啊。只能感受到燥热的落后小镇,飘着汗臭气息,养着一群普通的村民。柴米油盐,零散闲话,漫不经心。完全没有戳到我。同名篇和《咱们镇上没有小偷》最好。同名篇全篇平静,但是有读出克制的情绪;《小偷》篇故事完满,起承转合和结局都一气呵成,看的很快乐。最后《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没看出来隐喻什么,只觉得又冗长又无聊。还是觉得《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最好。
小范围内讽刺人类不过没有《世界上最美的溺水者》好看更喜欢想象力玄幻的,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