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炎先生此书非常好!经史子集四部,所包含的书籍真是浩如烟海,构成“国学”的统一概念,如何能概括介绍之?太炎先生总括为“经”、“哲”、“文”,并就每一分类展开说明,且将各分类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均作额要点评,实在是没有深厚的学问无法办到的!太炎先生并提出国学的基础,音韵、训诂、形体(字形),并总括为“通小学”,也是非常有见地。我以为校勘(版本目录)也很重要,否则不知学术源流,岂能得真学问?太炎先生此书,对了解国学而言,真是提纲挈领,再读其他学者的书,则有脉络可寻。即使学术观点与太炎先生不同,也不会感到突兀。编辑在附录放些反对太炎先生观点的文章,是什么意思?学术观点尽可不同,但不应该有总结此书优点的文章吗?另外,不赞成附录关于白话诗的论点:在美的角度,确实不如古诗。
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
太炎先生此书非常好!经史子集四部,所包含的书籍真是浩如烟海,构成“国学”的统一概念,如何能概括介绍之?太炎先生总括为“经”、“哲”、“文”,并就每一分类展开说明,且将各分类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均作额要点评,实在是没有深厚的学问无法办到的!太炎先生并提出国学的基础,音韵、训诂、形体(字形),并总括为“通小学”,也是非常有见地。我以为校勘(版本目录)也很重要,否则不知学术源流,岂能得真学问?太炎先生此书,对了解国学而言,真是提纲挈领,再读其他学者的书,则有脉络可寻。即使学术观点与太炎先生不同,也不会感到突兀。编辑在附录放些反对太炎先生观点的文章,是什么意思?学术观点尽可不同,但不应该有总结此书优点的文章吗?另外,不赞成附录关于白话诗的论点:在美的角度,确实不如古诗。
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