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莫名其妙火了一个很扯淡的话题,就是康熙是不是洪承畴的后代,然后在网上引起了轩然*(这么扯的故事都有人信,你不如说康熙是朱元璋后代,叫朱玄烨算了),所以我就选了一套详细从建国讲到灭亡的清朝书籍来看看。看完全书,感觉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很多作者的推理和人物性格方面的分析,比如皇太极,除开他满人身份,感觉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汉人皇帝,用腹黑的手段集权,但是同时又无比宽容仁慈,甚至还因为诚实守信,而被明朝君臣欺骗,最后破防(谁才是君子,谁才是蛮夷啊😂),总体上真的是个有血有肉,充满魅力的人。大清最优秀的皇帝,我觉得皇太极和康熙不分伯仲!至于崇祯,抛开明末系统性崩溃这个客观事实,就崇祯来说,他也没能力改变局势,甚至他就是在火上浇油。崇祯极其急功近利,内心又无比猜忌敏感,能力不够,还喜欢推责任,这点在卢象升身上体现的最明显。皇太极打到北京周边,周围所有人没人敢应战,唯独卢象升敢于扶大厦之倾,用三万人马大败皇太极。可是因为崇祯又不信任卢象升,所以派高起潜做副手,牵扯卢象升。最后导致没有部队接应,无法扩大战果,结果任命卢象升三天后,崇祯就要把卢象升撤职关大牢(这大敌当前,崇祯两三天换一个最高总司令,和玩一样,其次卢象升是打赢了,是崇祯不许派兵增援扩大战果,结果责任也推给卢象升)。后来又有当时的内阁首辅刘宇亮说,卢象升不行,他去当总司令(他纯粹是书生意气,口嗨),结果崇祯真让他去,他怕了,崇祯又觉得丢了面子,说哪怕你输了,死在前线,也要给我去!(军国大事,刘宇亮真输了,可能会死无数百姓和士兵,可是崇祯不在乎,丢的脸远比这些人重要),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最后好说歹说劝崇祯收回了命令。就这短短五天,你就彻底看清崇祯这个人了,忠臣能臣一个个被他坑死,天天阿谀奉承的奸臣,反而得到崇祯信任,去扯忠臣们后腿。然后忠臣死光了,这些得到信任的奸臣又毫不犹豫投降大清,出卖崇祯,你说就这人当皇帝,大明不灭才没天理。本书是系列第一本,重点就放在崇祯和皇太极这两个人身上,很少有历史书籍从人物性格来分析崇祯和皇太极的,这本书全是补上了短板。对清初的大事件也有较为详细的描写,挺适合清史初学者的,五星好评!
文中有些地方与事情不符。
最近突然莫名其妙火了一个很扯淡的话题,就是康熙是不是洪承畴的后代,然后在网上引起了轩然*(这么扯的故事都有人信,你不如说康熙是朱元璋后代,叫朱玄烨算了),所以我就选了一套详细从建国讲到灭亡的清朝书籍来看看。看完全书,感觉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很多作者的推理和人物性格方面的分析,比如皇太极,除开他满人身份,感觉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汉人皇帝,用腹黑的手段集权,但是同时又无比宽容仁慈,甚至还因为诚实守信,而被明朝君臣欺骗,最后破防(谁才是君子,谁才是蛮夷啊😂),总体上真的是个有血有肉,充满魅力的人。大清最优秀的皇帝,我觉得皇太极和康熙不分伯仲!至于崇祯,抛开明末系统性崩溃这个客观事实,就崇祯来说,他也没能力改变局势,甚至他就是在火上浇油。崇祯极其急功近利,内心又无比猜忌敏感,能力不够,还喜欢推责任,这点在卢象升身上体现的最明显。皇太极打到北京周边,周围所有人没人敢应战,唯独卢象升敢于扶大厦之倾,用三万人马大败皇太极。可是因为崇祯又不信任卢象升,所以派高起潜做副手,牵扯卢象升。最后导致没有部队接应,无法扩大战果,结果任命卢象升三天后,崇祯就要把卢象升撤职关大牢(这大敌当前,崇祯两三天换一个最高总司令,和玩一样,其次卢象升是打赢了,是崇祯不许派兵增援扩大战果,结果责任也推给卢象升)。后来又有当时的内阁首辅刘宇亮说,卢象升不行,他去当总司令(他纯粹是书生意气,口嗨),结果崇祯真让他去,他怕了,崇祯又觉得丢了面子,说哪怕你输了,死在前线,也要给我去!(军国大事,刘宇亮真输了,可能会死无数百姓和士兵,可是崇祯不在乎,丢的脸远比这些人重要),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最后好说歹说劝崇祯收回了命令。就这短短五天,你就彻底看清崇祯这个人了,忠臣能臣一个个被他坑死,天天阿谀奉承的奸臣,反而得到崇祯信任,去扯忠臣们后腿。然后忠臣死光了,这些得到信任的奸臣又毫不犹豫投降大清,出卖崇祯,你说就这人当皇帝,大明不灭才没天理。本书是系列第一本,重点就放在崇祯和皇太极这两个人身上,很少有历史书籍从人物性格来分析崇祯和皇太极的,这本书全是补上了短板。对清初的大事件也有较为详细的描写,挺适合清史初学者的,五星好评!
文中有些地方与事情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