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的部分开始看不懂了 缓缓先,前面的部分超级棒,作者的文笔让我想到了茨威格写《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感觉,阅读这些伟大哲人的思想真的是一种享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哲学不应当止步!哲学应该是关于过去的综合和未来的启蒙!当前人类以为自己就是地球上物种进化的最高或者最终形态了,也许作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智人等共同祖先的南方古猿当初也做如是想。也许将来会出现更先进的生命(AI形态或外星生命),人类应当建立怎样的物种伦理学和物种政治学呢?
【阅读记录—哲学的故事3】1、哲学使人愉悦,即使是形而上学的幻景也蕴含诱惑,每个学习者都能体会得到,直到粗蛎的生存需求将我们从思想的高峰拽下,抛入生活的撕扯琐碎中;审慎追寻难于捉摸的真理远比追求*低俗的生活方式荣耀得多,人类社会早期追求智慧的努力留给后来者某种永不消逝的渴慕,生命之于我们,意味着不断地将我们自身及所遭遇的一切转化为光与火 5、世界是决定论的世界,只不过因为人类中心论的谬见,我们才会认为所有事件都与人有关,把自己的目的、标准、喜好掺杂到客观宇宙中去。但实际上,善恶是一种偏见,是主观的、个人化的,在宇宙中无所谓善恶、美丑之分;决定论可以让在惩治恶人的同时去宽恕他们,让我们更加平静地接受命运的两面性,在自然规律的各种限制中寻找满足,可以抵抗但不抱怨,认清自己的不幸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世界的永恒结果和结构中找到公道之处。更广阔的视角中使我们烦躁的自我得以平静,使我们与约束我们意图的种种限制达成和解
本书是很好的一本哲学入门读物,满足对哲学有兴趣、但完全没有哲学基础的读者的好奇心。属于科普性的作品。杜兰特先生博学、幽默、率真,虽然是一本哲学入门读物,却是“学术”性的写法,选择的每位哲学家都是某学说或某时代的代表人物,介绍了其生平、主要学术观点、尽量客观的评价(不是只会称颂或贬低)。阅读本书,可以看到哲学观点的变迁与彼此的相互影响。很多学术观点,虽然引用不多,却需要时间潜心思索,每位哲学家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使人受益匪浅,足见代表性。本书的写作风格与《文明的故事》一致,毕竟都是杜兰特先生的著作。翻译也不错。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这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前行的道路,让后人探索真理的路上不会孤单,第一次读有关哲学的书,这本书真的能为喜欢哲学的人打开哲学世界的大门。
这个本读得太敷衍,连听带读,按照哲学家来分章讲解的,讲家庭出身、讲学习经历,学术立场与根源,其中对斯宾塞印象较深,还有法国的巴尔扎克。有机会要再读的书。是哲学爱好者的启蒙读物。
作为哲学领域的"局外人",我选择《哲学的故事》作为哲学启蒙读物,本意是想避开体系化的理论迷宫。但阅读过程中,仍有超过半数的内容如坠云雾,这种困惑反而印证了作者威尔·杜兰特的核心意图——哲学本应是普罗大众的精神对话,而非学者书斋的智力游戏。正如书中所言:"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疾驰的文明列车铺设精神轨道",这种启蒙意义本身已足够珍贵。 在思想巨人的群像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不是那些璀璨的理论体系,而是哲学家们作为"时代精神的容器"所展现的生命姿态。苏格拉底饮下毒酒时的从容,柏拉图洞穴寓言中那个执着转身的囚徒,亚里士多德漫步吕克昂学园时飘动的衣袂——这些定格画面让我触摸到哲学思考的温度。当读到叔本华在法兰克福的孤独散步,尼采在都灵街头抱马痛哭,康德每日准时散步却让邻居们能据此校对钟表时,哲学史突然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堆砌,而是由血肉与灵魂编织的思想史诗。 书中对实用主义哲学的阐释尤其发人深省。杜威与詹姆斯将哲学从形而上的云端拉回现实大地,这种"让思想落地生根"的努力,恰如中国哲学"知行合一"的古老智慧。但当我为这种思想活力喝彩时,也不禁自省:是否在推崇实用价值时,已悄然落入了"现用主义"的窠臼?这种自我质疑恰是哲学思辨的迷人之处——它永远在叩问自身的边界,正如书中所说:"真理不会使我们发财,却能使我们获得自由"。 掩卷沉思,哲学于我而言已超越知识范畴,成为训练思维的"精神体操"。它教会我用苏格拉底的诘问审视习以为常,以斯宾诺莎的理性对抗命运无常,借尼采的锤子叩击价值虚无。这些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最终指向一个终极启示:哲学不是答案的仓库,而是永不停歇的追问本身。正如杜兰特在书末的箴言:"生命的意义在于永续追问,而非获得答案。"
第一次了解哲学,觉得还蛮神奇的,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虽然有些观念看的云里雾里的,但还是坚持看下来了,有些也可以对照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进,很值得看到了书。很棒的一次看书经历!
从康德的部分开始看不懂了 缓缓先,前面的部分超级棒,作者的文笔让我想到了茨威格写《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感觉,阅读这些伟大哲人的思想真的是一种享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哲学不应当止步!哲学应该是关于过去的综合和未来的启蒙!当前人类以为自己就是地球上物种进化的最高或者最终形态了,也许作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智人等共同祖先的南方古猿当初也做如是想。也许将来会出现更先进的生命(AI形态或外星生命),人类应当建立怎样的物种伦理学和物种政治学呢?
【阅读记录—哲学的故事3】1、哲学使人愉悦,即使是形而上学的幻景也蕴含诱惑,每个学习者都能体会得到,直到粗蛎的生存需求将我们从思想的高峰拽下,抛入生活的撕扯琐碎中;审慎追寻难于捉摸的真理远比追求*低俗的生活方式荣耀得多,人类社会早期追求智慧的努力留给后来者某种永不消逝的渴慕,生命之于我们,意味着不断地将我们自身及所遭遇的一切转化为光与火 5、世界是决定论的世界,只不过因为人类中心论的谬见,我们才会认为所有事件都与人有关,把自己的目的、标准、喜好掺杂到客观宇宙中去。但实际上,善恶是一种偏见,是主观的、个人化的,在宇宙中无所谓善恶、美丑之分;决定论可以让在惩治恶人的同时去宽恕他们,让我们更加平静地接受命运的两面性,在自然规律的各种限制中寻找满足,可以抵抗但不抱怨,认清自己的不幸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世界的永恒结果和结构中找到公道之处。更广阔的视角中使我们烦躁的自我得以平静,使我们与约束我们意图的种种限制达成和解
本书是很好的一本哲学入门读物,满足对哲学有兴趣、但完全没有哲学基础的读者的好奇心。属于科普性的作品。杜兰特先生博学、幽默、率真,虽然是一本哲学入门读物,却是“学术”性的写法,选择的每位哲学家都是某学说或某时代的代表人物,介绍了其生平、主要学术观点、尽量客观的评价(不是只会称颂或贬低)。阅读本书,可以看到哲学观点的变迁与彼此的相互影响。很多学术观点,虽然引用不多,却需要时间潜心思索,每位哲学家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使人受益匪浅,足见代表性。本书的写作风格与《文明的故事》一致,毕竟都是杜兰特先生的著作。翻译也不错。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这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前行的道路,让后人探索真理的路上不会孤单,第一次读有关哲学的书,这本书真的能为喜欢哲学的人打开哲学世界的大门。
这个本读得太敷衍,连听带读,按照哲学家来分章讲解的,讲家庭出身、讲学习经历,学术立场与根源,其中对斯宾塞印象较深,还有法国的巴尔扎克。有机会要再读的书。是哲学爱好者的启蒙读物。
作为哲学领域的"局外人",我选择《哲学的故事》作为哲学启蒙读物,本意是想避开体系化的理论迷宫。但阅读过程中,仍有超过半数的内容如坠云雾,这种困惑反而印证了作者威尔·杜兰特的核心意图——哲学本应是普罗大众的精神对话,而非学者书斋的智力游戏。正如书中所言:"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疾驰的文明列车铺设精神轨道",这种启蒙意义本身已足够珍贵。 在思想巨人的群像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不是那些璀璨的理论体系,而是哲学家们作为"时代精神的容器"所展现的生命姿态。苏格拉底饮下毒酒时的从容,柏拉图洞穴寓言中那个执着转身的囚徒,亚里士多德漫步吕克昂学园时飘动的衣袂——这些定格画面让我触摸到哲学思考的温度。当读到叔本华在法兰克福的孤独散步,尼采在都灵街头抱马痛哭,康德每日准时散步却让邻居们能据此校对钟表时,哲学史突然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堆砌,而是由血肉与灵魂编织的思想史诗。 书中对实用主义哲学的阐释尤其发人深省。杜威与詹姆斯将哲学从形而上的云端拉回现实大地,这种"让思想落地生根"的努力,恰如中国哲学"知行合一"的古老智慧。但当我为这种思想活力喝彩时,也不禁自省:是否在推崇实用价值时,已悄然落入了"现用主义"的窠臼?这种自我质疑恰是哲学思辨的迷人之处——它永远在叩问自身的边界,正如书中所说:"真理不会使我们发财,却能使我们获得自由"。 掩卷沉思,哲学于我而言已超越知识范畴,成为训练思维的"精神体操"。它教会我用苏格拉底的诘问审视习以为常,以斯宾诺莎的理性对抗命运无常,借尼采的锤子叩击价值虚无。这些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最终指向一个终极启示:哲学不是答案的仓库,而是永不停歇的追问本身。正如杜兰特在书末的箴言:"生命的意义在于永续追问,而非获得答案。"
第一次了解哲学,觉得还蛮神奇的,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虽然有些观念看的云里雾里的,但还是坚持看下来了,有些也可以对照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进,很值得看到了书。很棒的一次看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