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长日将尽》回忆的主要是一生的事业,那么《莫失莫忘》主要是对友情、爱情以及生活的回忆,凯丝、汤米、露丝三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关联是如此地紧密…虽然在人类社会的阴影下发展,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幸运地是三人在悬浮的安全瓶中成长,黑尔舍姆为他们制造了幸福的幻境
在看完这本书后,心中久久不能平复。但一想到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们已知最终的命运,但仍像书中的人物一样,接受并享受生活,也就宽慰许多。
在黑尔舍姆长大的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学习艺术和写作,也渐渐在老师的只言片语和对外界的认知推断中了解并接受了自己将来要作为器官捐献者的宿命。初看时给我一种科幻小说的味道,毕竟书中渐渐揭示了他们作为克隆人的属性并且将来需要时会奉献出自己的器官的命运。但是这书又没有太多关于技术的细节,包括他们是怎样造出来的,为什么不逃离被割掉器官的命运?甚至不涉及克隆人在认清黑暗现实后的自我觉醒以及关于克隆人是否具有人权的讨论。行文的叙事就如同在寄宿学校的学生日常,有友谊,争吵和爱情,也有听到磁带中爱的歌时的有感而舞。隐约中感觉到时日无多,因此也就会间歇性地疯狂追求异性的爱。在相爱的两个人可以暂停捐献的谣言被打破之后,有失落和情绪的宣泄,不过还是接受了该来的一切。我十分理解夫人对他们的冷漠,作为一个接受过器官捐献的人,对于重生的渴望有时候是会盖过对伦理的遵守。如果真的有一天老师需要曾经的学生身上的器官,那么情感上少一些羁绊会减少更多心理上的负担。
克隆人从小就被决定命运,默默地依照命运之路走向人生终点。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接受自己的人生的,不会想要逃跑,也不知道逃跑后会面对什么样的世界。逃跑,反而失去安全感。
看到后篇的时候,曾经《人类学大会》中那个问题又再度跳出来:残酷世界的真实和快乐世界的假象,你到底会站在哪一方?但很快发现两本书的本质不一样,所以也不能这样提问。那么问题就转变成,会认命吗?很难说坚信着什么然后奉命一生是比较好,还是一直探索世界的真相,然后在拿到答案时失落透顶比较好。天命成为口头禅,在不同人嘴里往复多少也能说明点问题。说是说每个人的人生在不同的道路上由自己把舵,但是真正能掌舵的人又有多少呢。笑。最后,石黑一雄好啰嗦,是同一叙述线上覆辙叙述的啰嗦,前三分之一看得人好不耐烦。但是,人物的关系和内心描述写得好细也好贴,主角三人实际上没有很多抓马的冲突,可就是好真实。最后夫人的那段话干脆利落,情绪输出得好好,所以这种跳回叙述啰嗦极有可能是他写作的风格,忧伤。嘛,总体内核丰厚,人物形象很饱满,是喜欢的。会看他的其他作品。以上。
初读石黑一雄的作品,只知道“哦,是个日本人”,带着对日本作家的刻板印象,抱着可能看不懂他想表达什么的担忧,读了这本书。里面用的人物、地名都很英国化,但作者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描写,让我又恍然一惊,不愧是日本人,能把这么微妙的情感表达出来,把难以言说的情感、人际关系中那些微妙的境地表达得如此透彻。就像日剧《四重奏》里四位主角讨论吃炸鸡时,你是问其他人“要挤点柠檬汁吗”还是“有柠檬吗”,这个场景我回看了两遍,才理解到这么细微的差距,很有意思。
就像安静流淌的江流,偶声波涛缺回归平寂。又如石子入池,泛起涟漪久久不能忘却。
读者朋友们,这本书要到第十章,才说清楚捐献是指什么。不要着急,后面很精彩。
如果说《长日将尽》回忆的主要是一生的事业,那么《莫失莫忘》主要是对友情、爱情以及生活的回忆,凯丝、汤米、露丝三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关联是如此地紧密…虽然在人类社会的阴影下发展,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幸运地是三人在悬浮的安全瓶中成长,黑尔舍姆为他们制造了幸福的幻境
在看完这本书后,心中久久不能平复。但一想到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们已知最终的命运,但仍像书中的人物一样,接受并享受生活,也就宽慰许多。
在黑尔舍姆长大的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学习艺术和写作,也渐渐在老师的只言片语和对外界的认知推断中了解并接受了自己将来要作为器官捐献者的宿命。初看时给我一种科幻小说的味道,毕竟书中渐渐揭示了他们作为克隆人的属性并且将来需要时会奉献出自己的器官的命运。但是这书又没有太多关于技术的细节,包括他们是怎样造出来的,为什么不逃离被割掉器官的命运?甚至不涉及克隆人在认清黑暗现实后的自我觉醒以及关于克隆人是否具有人权的讨论。行文的叙事就如同在寄宿学校的学生日常,有友谊,争吵和爱情,也有听到磁带中爱的歌时的有感而舞。隐约中感觉到时日无多,因此也就会间歇性地疯狂追求异性的爱。在相爱的两个人可以暂停捐献的谣言被打破之后,有失落和情绪的宣泄,不过还是接受了该来的一切。我十分理解夫人对他们的冷漠,作为一个接受过器官捐献的人,对于重生的渴望有时候是会盖过对伦理的遵守。如果真的有一天老师需要曾经的学生身上的器官,那么情感上少一些羁绊会减少更多心理上的负担。
克隆人从小就被决定命运,默默地依照命运之路走向人生终点。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接受自己的人生的,不会想要逃跑,也不知道逃跑后会面对什么样的世界。逃跑,反而失去安全感。
看到后篇的时候,曾经《人类学大会》中那个问题又再度跳出来:残酷世界的真实和快乐世界的假象,你到底会站在哪一方?但很快发现两本书的本质不一样,所以也不能这样提问。那么问题就转变成,会认命吗?很难说坚信着什么然后奉命一生是比较好,还是一直探索世界的真相,然后在拿到答案时失落透顶比较好。天命成为口头禅,在不同人嘴里往复多少也能说明点问题。说是说每个人的人生在不同的道路上由自己把舵,但是真正能掌舵的人又有多少呢。笑。最后,石黑一雄好啰嗦,是同一叙述线上覆辙叙述的啰嗦,前三分之一看得人好不耐烦。但是,人物的关系和内心描述写得好细也好贴,主角三人实际上没有很多抓马的冲突,可就是好真实。最后夫人的那段话干脆利落,情绪输出得好好,所以这种跳回叙述啰嗦极有可能是他写作的风格,忧伤。嘛,总体内核丰厚,人物形象很饱满,是喜欢的。会看他的其他作品。以上。
初读石黑一雄的作品,只知道“哦,是个日本人”,带着对日本作家的刻板印象,抱着可能看不懂他想表达什么的担忧,读了这本书。里面用的人物、地名都很英国化,但作者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描写,让我又恍然一惊,不愧是日本人,能把这么微妙的情感表达出来,把难以言说的情感、人际关系中那些微妙的境地表达得如此透彻。就像日剧《四重奏》里四位主角讨论吃炸鸡时,你是问其他人“要挤点柠檬汁吗”还是“有柠檬吗”,这个场景我回看了两遍,才理解到这么细微的差距,很有意思。
就像安静流淌的江流,偶声波涛缺回归平寂。又如石子入池,泛起涟漪久久不能忘却。
读者朋友们,这本书要到第十章,才说清楚捐献是指什么。不要着急,后面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