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同时段也在看《货币金融学》,结合起来,算是对金融这个学科和工具的概貌有个粗浅的认识,总算补上了经济管理科学于我而言的一块相当重要的盲区,虽然仍很不完整,但至少初步了解了它的渊源和发展;金融工具作为杠杆的重要性;作为经济利益的时间交换工具的角色;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紧密关系;人们、政府、金融机构和公司是如何通过金融来实现互动等等。总体而言,这是本很有分量的金融史,结合了很多考古的发现和名家的洞见。需要对金融学有全面且细致的了解才能做出这种高屋建瓴的叙述,值得每一个想了解金融史的读者阅读。但需要指出的是,可能由于作者的高度,也许也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才能比较好的读懂。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中国金融史的叙述和对比,令人心生亲近之感,生在华夏的自豪感又加了几分。
手有余香
历史与经济高度吻合
再读一次
不错的一本书,虽然有些不懂,但仍会带着好奇心继续走下去的。
楔形文字是因为开始记账用陶符,久了以后,用陶符形状的字记账
值得一看,了解更多的知识
断断续续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同时段也在看《货币金融学》,结合起来,算是对金融这个学科和工具的概貌有个粗浅的认识,总算补上了经济管理科学于我而言的一块相当重要的盲区,虽然仍很不完整,但至少初步了解了它的渊源和发展;金融工具作为杠杆的重要性;作为经济利益的时间交换工具的角色;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紧密关系;人们、政府、金融机构和公司是如何通过金融来实现互动等等。总体而言,这是本很有分量的金融史,结合了很多考古的发现和名家的洞见。需要对金融学有全面且细致的了解才能做出这种高屋建瓴的叙述,值得每一个想了解金融史的读者阅读。但需要指出的是,可能由于作者的高度,也许也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才能比较好的读懂。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中国金融史的叙述和对比,令人心生亲近之感,生在华夏的自豪感又加了几分。
手有余香
历史与经济高度吻合
再读一次
不错的一本书,虽然有些不懂,但仍会带着好奇心继续走下去的。
楔形文字是因为开始记账用陶符,久了以后,用陶符形状的字记账
值得一看,了解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