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是没有错的,“无我”而生命仍然能存在,仍然能有各种活动,那是受到各人生命的业力与因缘的影响所致,并不是有个“我”在支使。
但从“因缘”上来说,就不同了,定业是可以转变的。为什么呢?乃是由于“因”要形成“果”,必须依靠“缘”来助成,因缘具定,才能结果;而“缘”可以改变“因”,既可改变“因”,自然也就改变了“果”。
十二因缘就是说明人类生命,以及苦的由来。追究到最后,发现到苦的最初根源,是无明;由无明而有行,由行而有识,由识而有名色,由名色而有六入,由六入而有触,由触而有受,由受而有爱,由爱而有取,由取而有业,由业而有生,由生——依业报受生的生命的存在,才有老、病、死之苦,以及其他种种的苦,都是依人类生命的存在而有的。
所谓人,只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五蕴分散,人也就不存在了。生命、精神、身体或思想,不过是五蕴当中的一部分。
道德意识是理性、知性的,欲望则是感性的;道德意识是根源于人的本性,欲求则是产生于肉体的官能。所以,道德意识与欲望是互相对立、矛盾而冲突的。常常,欲求会突破道德意识的禁制,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于是,引起良心的不安与痛苦。
佛说:“定业不可转”,这是站在“果”的立场来说——也就是说,善业或恶业已经决定了,即将感受到善报或恶报,那个时候,就没有办法再来转变了
佛教是讲究正信的宗教,它要求于信徒的,是正知正见,不是盲目的信仰、盲目的崇拜。
人,好像天生就具有一份好奇的心理,对于神秘的东西,总想要去探知它;越是神秘的,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
作为原始佛教修行准则的八正道,便以正见为首,有正见才会产生正行,而有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乃至正定;这是贯穿于佛教所有修行法门中的不变的纲领。
“无我”是没有错的,“无我”而生命仍然能存在,仍然能有各种活动,那是受到各人生命的业力与因缘的影响所致,并不是有个“我”在支使。
但从“因缘”上来说,就不同了,定业是可以转变的。为什么呢?乃是由于“因”要形成“果”,必须依靠“缘”来助成,因缘具定,才能结果;而“缘”可以改变“因”,既可改变“因”,自然也就改变了“果”。
十二因缘就是说明人类生命,以及苦的由来。追究到最后,发现到苦的最初根源,是无明;由无明而有行,由行而有识,由识而有名色,由名色而有六入,由六入而有触,由触而有受,由受而有爱,由爱而有取,由取而有业,由业而有生,由生——依业报受生的生命的存在,才有老、病、死之苦,以及其他种种的苦,都是依人类生命的存在而有的。
所谓人,只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五蕴分散,人也就不存在了。生命、精神、身体或思想,不过是五蕴当中的一部分。
道德意识是理性、知性的,欲望则是感性的;道德意识是根源于人的本性,欲求则是产生于肉体的官能。所以,道德意识与欲望是互相对立、矛盾而冲突的。常常,欲求会突破道德意识的禁制,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于是,引起良心的不安与痛苦。
佛说:“定业不可转”,这是站在“果”的立场来说——也就是说,善业或恶业已经决定了,即将感受到善报或恶报,那个时候,就没有办法再来转变了
佛教是讲究正信的宗教,它要求于信徒的,是正知正见,不是盲目的信仰、盲目的崇拜。
人,好像天生就具有一份好奇的心理,对于神秘的东西,总想要去探知它;越是神秘的,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
作为原始佛教修行准则的八正道,便以正见为首,有正见才会产生正行,而有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乃至正定;这是贯穿于佛教所有修行法门中的不变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