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目录
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1-41章
共41章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访谈
免费
人工智能时代的阅读与写作
免费
前沿·重述九十年代
免费
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近年现实题材剧90年代叙事解析
“狂飙”时代的罪与罚——电视剧《狂飙》与“长90年代”的历史想象
市场经济改革初期的“江湖”世界与“完人”理想——论电视剧《繁花》重述 1990年代的方式
理论
新时代“人民史诗的文学”与“新红色经典”
北京来信·数字北京
“数字北京”,何以言说?
在今天回顾《我在北京送快递》的出版
《我在北京送快递》中为什么没有“北京”?——平台经济下的地方书写何以可能?
以“在场”写“真实”——由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谈起
多维经典
主持人语
“勿以为问是虚幻”——史铁生《病隙碎笔》阅读札记
穿行风暴,唱哀艳与晶莹的歌——重读史铁生
新学人·文学之外
“文学之外”:文学与其他学科、艺术形式的关系问题
“世界”从何而来?——论小说与散文
科技的文学变奏——议科幻的演化
中国游戏,文脉待通——关于数字游戏与文学艺术关系的一种思考
作家批评
创意写作与“剩余的文学性”
文艺立交桥·《只此青绿》
山河铺满孔雀肺——论《只此青绿》的创作逻辑和希孟形象
《只此青绿》的媒介适应性:“翻译”与再现
青绿回响——论《只此青绿》中音乐对舞蹈的承载
希孟教会了我“向死而舞”——《只此青绿》男主演张翰专访
视界
硝烟与玫瑰:2024年俄罗斯文学观察
诗歌共时体·论焦虑
主持人语
论焦虑,或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三个神话
艺术场
在地与在场——美丽中国愿景下的艺术行动路径
不尽与未尽——“唐诗之路”行走策展备忘录
“连续的整体”——社会实践课程《列岛·影像志》汇报展前言集
艺术的有限或无限——在地的“走进去”和“牧光计划”的“走出去”
艺术何以在地——以方志为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