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目录
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1-50章
51-100章
101-150章
151-186章
共186章
毛泽东与历史研究方法
一 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强调“不能割断历史”
二 强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对历史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三 注重史学研究的致用功能,强调“古为今用”
四 倡导“四面受敌法”,强调“古今中外法”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 科学评价“前30年”
一 片面“厚今薄古”
二 误导改革开放
三 根源于庸俗生产力论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一 新时期我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二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
三 新时期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
四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考
论毛泽东调动地方“积极性”的思想和实践
一 建立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
二 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历史局限性
三 毛泽东调动地方“积极性”思想的形成和实践
(一)毛泽东调动地方“积极性”思想的形成
(二)1957年以后毛泽东关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继续探索
四 毛泽东探索调动地方积极性的贡献及启示
(一)毛泽东调动地方“积极性”思想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改革开放以后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二)调动地方“积极性”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毛泽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上篇 关于政治前提
下篇 关于制度基础
简短的余论
毛泽东与内参——基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的搜索
毛泽东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创造性地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
二 建立并成功实施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三 选定并积极实践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毛泽东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改造
一 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重建社会秩序
二 改造思想、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三 解决就业、改善人民生活
毛泽东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一 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解放和发展,科学阐述社会改革的思想与方法论,推动“慎重稳进”方针在民主改革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 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民主改革的方式与方法,推进民主改革全面实现
三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民主改革的性质与前途,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进步
“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社会制约权力——毛泽东“社会制约权力”的现代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一 引言
二 人民民主思想及其实践形式
三 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
四 现代性困境:社会控制与社会制约权力
五 结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再认识——基于“枫桥经验”的分析
一 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述评
(一)区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
(二)分析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类型与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