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股导线缠绕式对接
当连接两根较粗的单股导线时,通常选择缠绕式对接方法,如图4-25所示。
图4-25 单股导线缠绕式对接
1 将去除绝缘层的线芯交叠,用细裸铜丝缠绕交叠的线芯。
图4-25 单股导线缠绕式对接(续)
2 使用细裸铜丝从一端开始紧贴缠绕。
3 加长缠绕8~10mm。
若单股导线的直径为5mm,则缠绕长度应为60mm;若单股导线的直径大于5mm,则缠绕长度应为90mm;缠绕好后,还要在两端的单股导线上各自再缠绕8~10mm。
2 单股导线缠绕式T形连接
当一根支路单股导线和一根主路单股导线连接时,通常采用缠绕式T形连接,如图4-26所示。
图4-26 单股导线缠绕式T形连接
1 将去除绝缘层的支路线芯与主路线芯的中心十字相交。
图4-26 单股导线缠绕式T形连接(续)
2 将支路线芯按照顺时针方向紧贴主路线芯缠绕,可使用钢丝钳辅助缠绕操作,缠绕6~8圈。
3 使用钢丝钳将剩余的支路线芯剪断并钳平接口,完成连接。
不同横截面积单股塑料硬导线的连接方法如图4-27所示。
图4-27 不同横截面积单股塑料硬导线的连接方法
3 两根多股导线缠绕式对接
当连接两根多股导线时,可采用缠绕式对接的方法,如图4-28示。
图4-28 两根多股导线缠绕式对接
1 将两根多股导线的线芯散开拉直,在靠近绝缘层1/3线芯长度处绞紧线芯。
2 将余下的线芯分散成伞状。
3 将伞状线芯交叉。
4 捏平线芯。
5 将一端交叉捏平的线芯平均分成3组,将第1组线芯扳起,按顺时针方向紧压交叉捏平的线芯缠绕两圈,将余下的线芯与其他线芯捏在一起。
图4-28 两根多股导线缠绕式对接(续)
6 同样,将第2、3组线芯依次扳起,按顺时针方向紧压交叉捏平的线芯缠绕3圈。
7 将多余的线芯从根部切断,钳平线端。
8 使用同样的方法连接另一端线芯,即可完成两根多股导线缠绕式对接。
4 两根多股导线缠绕式T形连接
当一根支路多股导线与一根主路多股导线连接时,通常采用缠绕式T形连接,如图4-29所示。
图4-29 两根多股导线缠绕式T形连接
1 将主路和支路多股导线连接部位的绝缘层去除。
图4-29 两根多股导线缠绕式T形连接(续)
2 将一字槽螺钉旋具插入主路多股导线去掉绝缘层的线芯中心。
3 散开支路多股导线线芯,在距绝缘层的1/8线芯长度处将线芯绞紧,并将余下的7/8线芯长度的线芯分为两组。
4 将支路线芯的一组插入主路线芯的中间,将另一组放在前面。
5 将放在前面的支路线芯沿主路线芯按顺时针方向缠绕。
图4-29 两根多股导线缠绕式T形连接(续)
6 将支路线芯继续沿主路线芯按顺时针方向缠绕3~4圈。
7 使用偏口钳剪掉多余的支路线芯。
8 使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组支路线芯沿主路线芯按顺时针方向缠绕。
9 将支路线芯继续沿主路线芯按顺时针方向缠绕3~4圈,使用偏口钳剪掉多余的线芯。
10 至此,两根多股导线T形缠绕连接完成。
当两根横截面积较小的单股导线连接时,通常采用绞接连接,如图4-30所示。
图4-30 线缆的绞接连接
1 将去掉绝缘层的两根单股导线的线芯呈X形相交。
2 绞绕2~3圈。注意,导线的规格必须相同。
3 将一端线芯扳起,向固定线芯贴绕6圈左右。
4 将另一根线芯扳起,向固定线芯贴绕6圈左右。
图4-30 线缆的绞接连接(续)
5 剪掉多余的线芯,即可完成单股导线的绞接连接。
扭绞连接是将待连接的导线线芯平行同向放置后,将线芯同时互相缠绕,如图4-31所示。
图4-31 线缆的扭绞连接
1 将两根导线的绝缘层均剥去50mm,平行同向放置。
2 用钢丝钳夹住导线切口处,将两根线芯弯折互成约90°。
3 用手或借助尖嘴钳将两根线芯扭绞在一起。
图4-31 线缆的扭绞连接(续)
4 将两根线芯互相对称扭绞,按规范扭绞3圈。
5 将扭绞后的多余线芯折回压紧。
绕接也称并头连接,一般适用于三根导线的连接,将第三根导线的线芯绕接在另外两根导线的线芯上,如图4-32所示。
图4-32 线缆的绕接连接
1 将三根导线的绝缘层根部对齐剥掉绝缘层,平行同向放置。
2 用钢丝钳夹住导线切口。
图4-32 线缆的绕接连接(续)
3 将绕接线芯搭在被绕接线芯上(夹角为60°)后,向下弯曲绕接线芯。
4 将绕接线芯向上弯曲约为90°。
5 用拇指固定绕接线芯,用食指绕接。
6 绕接5圈后,剪掉多余的线芯。
7 将被绕接线芯的余头并齐折回压紧。
在电工操作中,常用线夹连接硬导线,操作简单,牢固可靠,如图4-33所示。
图4-33 线缆的线夹连接
1 将硬导线剥掉绝缘层约为20mm,根据硬导线直径选择线夹型号。
2 根据硬导线的线径选择压线钳压接的位置。
3 将线夹放入压线钳中,先轻轻夹持确认具体操作位置,然后将硬导线的线芯平行插入线夹中,线夹与硬导线绝缘层的间距为3~5mm,用力夹紧,使线夹牢固压接在硬导线的线芯上。
4 用钢丝钳剪掉多余的线芯,将线芯留2~3mm或10mm后回折,可更加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