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花开的姿势

张华

“张继钢论艺术”系列丛书的第四本《秉烛夜话》要出版了,邀我作序。一翻前三本,《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打开关键》《让灵魂跟上》都无由他人撰写的序言。我,不过是继钢许多朋友中的一个,二十多年前他首台个人作品展演《献给俺爹娘》,是我组织系列评论提出了“张继钢现象”,近年还出过一本书《创造者张继钢》,算是比较知音那类朋友吧,然何德何能,予我以如此特别的委托!

“在世间,你的姿势不对就一切不对。”书中一句话,我心怦然一动。是啊,“姿势”,人生的、艺术的“姿势”。

前三本书论艺术创作,《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笔力集中在“限制”,从曹植七步诗绝处逢生说起,左右展开,透露继钢的创作秘密,事情从来不是从宽处随意下手,而是要找到狭窄的“限制”,找到那精准而极致的“限制原点”,那才是通往无限风光的入口,才是到达绚丽绝顶的台阶。《打开关键》,近似庖丁解牛,锋刃所至,艺术创作过程紧要处豁然洞开——继钢的作品总能挖掘独有的灿烂,而他强调的却是宁静致远。静,方能触摸灵魂,让角色的灵魂和自己的灵魂在静水深潭下对话。“静静地震撼”深入心魄,一旦展露,则要形成持续的美,源源不断推到极致。《让灵魂跟上》,将继钢主要作品《献给俺爹娘》《白莲》《野斑马》《八桂大歌》《一把酸枣》《赤壁》《解放》《侗》、舞蹈和舞剧两种《千手观音》的导演手记,汇集成册。三本书,种种妙悟,全从继钢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提炼。切身经验常常深可透骨,在人所未见的地方,一语道破,令人醍醐灌顶。其理论层次彼此映照,已然渐成自家体系。

不过,三本书,都纯粹是就艺术谈艺术,是讲堂论道。

这第四本,《秉烛夜话》,则全是给艺术家朋友的信,而且,基本上都是给最靠近身边的,甚至可以说最接近“心边”的艺术家朋友的信。还是围绕艺术创作说话,但更像促膝谈心。话题可大可小,情怀可近可远,思考须严谨而走笔可信马由缰。显然,这本书一闪身,进入了更亲切的话语私域。书信,本来就大都是与最亲近的人絮絮叨叨的私语。

古今著名文化艺术大家,常有书信集存世,有的是他们自己编辑出版,有的是友人、后辈搜集出版。《梵高书信集》让人们在“天才疯子”的刻板印象外认识到一个清醒的、表达欲强烈的梵高;《海明威书信集》六百来封信件,远比他其他作品更幽默、更狂野、更率性地袒露出作家的精神气质,种种他不加掩饰的优点和缺点不怕辣人眼睛;透过《朋友之间: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1949—1975》,可以近距离倾听两位20世纪女性思想家对当代诸多大事件睿智的讨论,也能窥视到她们和多数女性一样,时常是多么有趣和八卦。当代国内流传最广的名人书信集应当是《傅雷家书》,一方面,这些从傅聪出国留学开始直到傅雷夫妇“文革”时期自杀为止父亲写给孩子的书信,在历史浩劫中经历了传奇的沉浮;另一方面,书信中傅雷对孩子的谆谆教诲既深切又充满着浓浓的亲情温度。两方面合在一起,总让捧读者感慨万端……

书信私域话语,显然更能看到写信者个人的真实“姿势”。不仅是艺术的“姿势”,更是人生的“姿势”。《秉烛夜话》,继钢选择集结了若干封与朋友交谈艺术的书信,与前三本对照,角度、语境、文字气息,显然有了微妙的不同。

体察于斯,大约顺理成章了。恐怕是觉得我比较接近他的私域话语,所以继钢选我来作序。

继续讨论艺术问题,信里珠玑金句俯拾即是,大家读他的书便是。要我来作序,着力处,应当是尽可能透过这些信,勾勒出私域话语境地里张继钢更本真的艺术“姿势”和人生“姿势”。

在《创造者张继钢》一书的结尾,我有段话:“艺术家,是人类的精神之花。天才的艺术家,是人类只开一次的精神之花。他将某种独特的绝美梦幻创造出来,带给世界。这样的梦幻,他来之前世界尚未有过、他走之后世界不会再有。”我认为,就艺术创造而言,张继钢,就是我们身边这样性质的一树精神之花。

在《秉烛夜话》里,继钢与一个个“心边”的艺术家促膝夜话,私域的交心话语,让我们可以比较贴近地看清,继钢这树精神之花是怎样一种摇曳的身姿。

关于歌唱,他与李双江、阎维文这样说:

不是所有人的歌声都能穿越时空,被你的心灵珍藏,因为,不仅是歌声在寻找着心灵,更是心灵在选择着歌声。

一个真正的歌唱家,首先是能够面对自己的真诚。赤子的歌,是唱给内心世界的天、地、山、川。这是我的歌,也是忘我的歌!

从讨论音乐发散开去,他与作曲家郭文景、王京荣切磋道:

音乐有着自己的品格和尊严,不全是站在集市上供人们评头论足的商品,有些音乐就是自己写给自己听,不是站在广场上和人们一起听,是自己的灵魂袒露,是俞伯牙自己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不安静就不是艺术,那是娱乐,人总是要安静下来!泰戈尔说,“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在那空白的深处”,我深信,“淡淡的忧郁”藏在了“空白的深处”。

作品如一棵树,根脉不要老让人看见,其精髓要尽快通过树干到达树冠,树冠面积大,在风中摇曳歌唱,是精神,是人类的共鸣。

宣教题旨明确,就难免概念化、空洞化,只能唱给“场合”,不能唱给“自己”,不会代代相传,更不会影响世界。

唱给梦里的歌才能不翼而飞,唱给自己的歌才能回味无穷。

我十分喜欢内蒙古和西藏民歌,它们共同的品质是悠远苍凉,这两个地方都是地广人稀,歌是唱给天,唱给地,唱给孤独的。(歌唱时)“无问有人无人”。

他看完话剧《戏台》,给杨立新写信表达他对戏的解读:

戏中没有一个人物是稳定的,每个人都活得心惊肉跳七上八下,唯有“爱”还在坚持!……所有的表演都是人物自己生长出来的东西,无论是大嗓儿还是侯班主,无论是洪大帅还是金啸天,小人物说大就大了,大人物说小就小了。还有那吴经理、六姨太、狗鼻子卫队长、男旦凤老板、帮头、秘书等等,有钱的靠钱,有色的卖色,有权的使权,有势的仗势,有名儿的就客大欺店,无名儿的就任人摆布。小小的后台储藏着神圣与龌龊,预示着角色的角色“出生”前台的光鲜与人物的人物“入死”后台的肮脏,这让我想起张爱玲的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继续探讨戏剧,他写信给龚小奇,丝丝入扣地解析“掀起门帘一角的偷窥”这一比喻:

艺术来自孤独。编剧是首先掀帘之人,他进到“密室”思考并决定着屋里几人、物件几许,安排他们发生些尽可能稀奇古怪的事。导演是第二位掀帘之人,唆使随他进入屋里的那几人把事闹大,摆布那几许物件直至折腾到天翻地覆。进到门里的演员就死了,角色却活了,出了门外的演员就复活回原形,而角色却永远留在屋里了……“偷窥”使看戏的人们都仿佛睁开了上帝的慧眼对人间洞察秋毫,同时,戏剧又在人们的内心播种了善良,生长出正义的价值观和崇高的家国情怀。啊呀!这个“窥视”,原来却是如此的光明正大,俨然替天行道啊!

很多人都看过蔡国强的焰火作品《天梯》,读过继钢给蔡国强的这封信,你才会看到继钢感悟的深沉:

我一直在内心追问——艺术究竟想点燃什么?《天梯》像生命夜空里的一道光,这光,有一种神力,即使面对“幻灭”,它还是那样勇往直前!最后一点光焰熄灭了,但内心的光点燃了……这令我想起《圣经》开篇所言:“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梯子是给人准备的,只见梯子在向天空延伸,人呢?……梯子已成符号,是向上攀登的符号,“天梯”燃烧着向黑夜的天空前进昭示了不屈的意志;妙在庄严感……妙在仪式感,《天梯》是献给奶奶的作品……“天梯”灿烂就是奶奶的灿烂,“天梯”怒放就是奶奶的怒放!……艺术美感唤醒了生命美感,也点燃了生命庄严!

看过画展《丹青供养》,继钢在给画家李巍松的信里说:

我顿悟,你工笔的一笔一画就是修行,是独自游走在山水花鸟中的修行,是在“菩提树下”的修行。我问你:画展名称是谁起的,你说是你自己,这就对了,这次画展的题材主要集中在宗教人物和山水花鸟。《丹青供养》,不是音乐,也不是文学,是画家的绘画供养,是修行积德、弘扬礼赞……

书中精彩的言说很多,我特别举出上面这些,是因为从中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红线。每封信,写给不同的人,谈着不同的艺术种类或艺术事件,但是,不管什么论题,继钢和这些他的“心边”人的恳谈,总会贯穿这条红线——在继钢而言,艺术创作首先不是表演,而是感动,是“孤独地”面对“我”自己的真诚感动。无问有人无人,首先对着自己的灵魂歌唱,一切真正的、高贵的艺术之美正是于此才源源萌生!

这条红线,从源头到旨归,我尝试概括成两句话:

若无宁静独处倾听本心,安得无声惊雷人类共鸣!

这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姿势”,也必须是继钢的人生“姿势”。由是生,方能由是感由是悟;由是感由是悟,方能由是艺术表达。

公共形象上,继钢是当今中国主流艺术家,舞台艺术创作大师,高等官方艺术机构领导者。他的自我期许也洋溢着伟大的使命感,“希冀成为祖国的文化标识”。这些华丽,在“场合”、在“殿堂”,大家都看得见。只是在《秉烛夜话》的私域话语中,后面那条红线才持续地,甚至是顽强地往外显露,这让我们看到,关于其艺术创作的本源起点,继钢强调的首先是“我”,是我的真诚,我的“孤独”,我“宁静独处倾听本心”的感动和感悟。

说实话,我更喜欢继钢这样的“姿势”,走出殿堂,褪去藻饰,促膝斗室,真谛素朴。不知读者诸君然否。

人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回归自然,就是回归人自我的本真。回归自我的本真,绽放的艺术之花,才是真实的精神之花。仿真的假花再绚丽再逼真,终究是假花。

熟悉继钢的朋友都知道,继钢艺术才华的天然禀赋,主要来自母亲的基因和影响。母亲的天然禀赋,始终是继钢生命的深层潜流。母亲去世后,继钢写信给走向天国的母亲:

我每天都在想她,她的离开人间是回归自然,所以,我在大自然中总能找到她……

信中继钢还对母亲说:

唯有艺术能让我的世界安静下来。

宁静独处,倾听本心,艺术之灿烂由此而出,人生之安宁由彼而至。《秉烛夜话》打开一道门缝,我们看到了继钢这一树精神之花的艺术“姿势”与人生“姿势”,那是像母亲总是把最好的给予孩子一样自然的“姿势”,那是真实的“花开的姿势”……

《秉烛夜话》于是乎不同于前三本“张继钢论艺术”系列丛书,它需要“孤独”地夜读,宁静中或许能听到灵魂的对话。是的,此刻夜已深。憋了一冬天没下的雪,在春花绽开时节骤然而至,春寒料峭的斗室里,我仿佛听到了雪花落地即化的声音…… HE/W8nBFhoVJ0C5VAEdSbRBqQD3BKEKU6MekeWeM9kWmAOu+2M4yBrEcwH2RrN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