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一位美国父亲经常陪着儿子在儿童游乐场尽情玩耍。他最爱干的事,是和儿子一起,在庞大的迷宫中爬进爬出,真是不亦乐乎。到了中国,他的行为被朋友劝止,因为在我们看来,大人玩儿童游乐设施有失体统,大人要有大人样。

无独有偶,另一位刚做了爸爸的中国父亲,与我聊天时突发奇想,说他发现带孩子也需要一种特别的天赋,他把这种天赋称为“育商”,与“智商”相对应。意思是,有“智商”不一定有“育商”,有知识、有学历的父母与普通农村父母相比,在带孩子方面并不具备绝对优势,事业成功的人也不一定会教孩子。

这两件事情有什么联系呢?

这位与孩子一起爬迷宫的美国父亲可能已经了解自己的本性。他把自己当作孩子,展示了孩童般的自由率性,同时,也激发了儿子的自由天性。那位有创意的中国父亲则发现,带孩子有一套独特规律,这与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有关,与高学历、高智商没有必然联系。

《庄子·至乐第十八》曾提出“以鸟养鸟”的主张,反对“以己养鸟”。意思是说,养鸟的人必须顺应鸟的生活习性,甚至按照鸟的生活方式生活,“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养鸟人应住在树林里,漂浮于湖面上。而“以己养鸟”的做法则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鸟雀,给鸟听音乐,喂鸟吃牛肉,这样的话,迟早会把鸟儿折磨死。

同理,教育孩子也要“以童教童”,把自己想象成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奇怪,但这正是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经由卢梭完整提出,直到现在仍在发展的,西方儿童教育的基本趋势。

中世纪时,西方人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所以不论穿着还是教育,都是成人的缩小版,只是到了卢梭才提出,儿童有儿童的独立王国,他在名著《爱弥尔》中,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哩。”

要理解孩子,须唤醒自己的童年,记起自己也曾是孩子。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却有许多障碍,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先,很多人已经遗忘了自己的童年;其次,就算没有忘记,回忆起来也不总是令人愉快的,好似“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更何况,换位思考本就是一件累人的事。所以,管教孩子时,不如直接摆出大人的威严来得方便。常见的教育书籍,也都把父母定位于教育者,把孩子定位于受教育者,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泾渭分明。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大人和孩子已开始玩一样的玩具,从动漫到网络游戏,从玩具枪到畅销小说,不但孩子参与,年轻父母也抢着玩。靠着这些轻松的游戏,大人像率性的孩子,暂时远离了功利的盘算,放松精神、回归自我。同时,借着玩具的共享,父母也毫不费力地找到童年的感觉,更加贴近孩子的心灵。

正因为如此,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力图模糊父母与孩子的界限,强调父母要回归童年,把自己当作孩子,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孩子共同成长。

笔者依据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经验,以及大量案例,发现大部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生活经历,与家庭教育有关。所以,父母回归童年,就是解开过去的心结,卸下现在的负担,然后与孩子一起,让心灵自由地飞翔。可以说,这就是写作本书的最终目的。 LXPYmiKysoh6PRJipqFW45HbwIK3fvXK6UZmFm38Z0KoG9FSp/b62RQ5+NeDm4M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