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免费
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公版】最新免费
更多
好逑传
8.5分
佚名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创作于明清二代,流行于清代。撰者不署,编次者署名“名教中人”。全书共计4卷18回,以大名府秀才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两人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同时严格遵守礼教,最终获得圣旨赐婚的故事。《好逑传》为“十大才子书”中第二才子书,是第一部译成西方文字并得以出版的中国长篇小说。
文学
已完结
绿野仙踪
8.6分
李百川
清李百川耗9年心血写成,以写神仙异迹为线索,描写了明嘉靖年间冷于冰由于看破红尘而去访道成仙、除妖降魔的荒诞故事。书中内容曲折地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严嵩父子贪赃枉法的行径,还通过大家公子温如玉和妓女金钟儿,周琏和齐惠娘的故事,揭露其芒淫无耻的生活和卑污的社会风俗。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流畅,表现手法,绘人状物无不精妙,是清代长篇小说中较有影响的作品,郑振铎先生把‘绿野仙踪’和‘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清中叶三大小说。
文学
已完结
三侠五义
8.7分
石玉昆
作者为清代北方著名评话家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是武侠小说的鼻祖。讲述了北宋仁宗年间,包公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是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作品,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
文学
已完结
开元天宝遗事
8.5分
王仁裕
该书根据社会传闻,分别记述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内容以记述奇异物品、传说事迹为主。其中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以及豪友、肉腰刀等事有一定的社会史料价值。后世习用的不少成语、典故如滔滔不绝、梦笔生花、解语花、有脚阳春等均出自该书。
文学
已完结
唐诗三百首
8.7分
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文学
已完结
刘公案
7.9分
佚名
清代晚期民俗说话作品,共106回。原作者不详。本书以清代名臣刘墉为主人公,讲述了平断冤狱,惩办贪官污吏的故事,突出了主人公正气凛然,执法如山但又睿智幽默的性格。是清代早期的一部颇有特色的公案小说。
文学
已完结
【公版】掌阅独家
更多
二十四孝
8.6分
郭居敬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相传为元代郭居敬编录,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取材于《孝子传》、《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文学
已完结
笠翁对韵
8.9分
李渔
清代才子李渔仿照《声律启蒙》而作《笠翁对韵》,为写作近体诗时所用对仗词语的集合。全文囊括了天地、山川、草木、鸟兽、人文典故等等,声韵协调,对仗工整,且朗朗上口,是初学诗歌创作之人最佳的启蒙读物。
文学
已完结
香畹楼忆语
8.3分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是清代诗人陈裴之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诗人与青楼女子紫姬相识相恋直到紫姬去世的爱情历程,全文约一万二千余字,其中插入诗十六首、词十首、挽联六首。据陈裴之友人云:“题曰《香畹楼忆语》,仍影梅庵旧例也。”明确指出了《香畹楼忆语》是模仿冒辟疆《影梅庵忆语》而作。《影梅庵忆语》开创了“忆语”体写作,后世模仿者甚多,《香畹楼忆语》算是此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文学
已完结
博物志
8.6分
张华
《博物志》是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学笔记小说,全书共十卷,内容涉及山川地理、异国民俗、奇禽怪兽、草木药术、方士神话、典礼器物等等,是继《山海经》之后,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原书已散佚,今本是由后人辑录而成的。
文学
已完结
续英烈传
8.0分
佚名
《续英烈传》为《英烈传》的续书,叙述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建文帝登基,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导致建文帝出走,燕王篡位。小说以建文帝出家为僧,至正统时又被迎入大内结束。
文学
已完结
诗品
8.5分
钟嵘
《诗品》,古代汉族诗歌美学著作,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著。它是在刘勰《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我国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诗品》的写作时间,根据有关材料推断,大约是在梁武帝天监元年(502)至十二年(513)间。
文学
已完结
商君书
9.5分
商鞅及其后学
《商君书》也称《商子》、《商君》,商鞅及其后学作,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26篇,其中第16篇和第21篇亡佚,有目无书。《韩非子·五蠹》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但因《商君书》中《更法》、《错法》、《徕民》等多篇涉及商鞅死后之事,显非出自商鞅之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殆法家流,掇鞅馀论,以成是编”,应是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其中着重论述了商鞅一派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
文学
已完结
唐才子传
8.7分
辛文房
《唐才子传》被列为国学入门必读书目之中。唐代许多诗人在旧史中无传可稽,辛文房广采资料,“游目简编,宅以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以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本书入传者以时代先后为序,同时代者,则以科举及第先后为序。辛氏在《唐才子传》中,重点不是考叙行迹,而是标其诗格,以诗人陆续出现的次序和诗风的嬗变阐明唐一代诗歌的发展轨迹,并在前人旧评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论诗、或论人、或论事,不拘一格,随感而发,多设计各家诗歌的艺术成就及风格流变,与其说是一本唐代诗人传记,倒不如说是唐诗的评论集。
文学
已完结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